預覽 名稱 摘要
The Human Forest

這是2003年,雲門赴法國里昂舞蹈之家(Maison de la Danse),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竹夢》(Bamboo Dream, 2001),舞評家阿格尼斯.班諾伊斯特(Agnès Benoist)發表在《費加洛報》(Le Figaro)的舞評英譯。作者認為「音樂與肢體的細節使人目不轉睛」,並以「偉大的藝術」評價該舞作。原文見“La Foret humaine”,本文中譯見〈人體森林〉。

The Beautiful Script of the Body

這是2003年,編舞家林懷民舞作《松煙》首演,德國資深舞評家約翰.史密特(Jochen Schmidt)在《國際舞蹈》雜誌(Ballet International)發表的舞評英譯。作者評析林懷民由書法衍伸的舞蹈,從《行草》(Cursive, 2001)到《松煙》(Pine Smoke)詮釋方式上轉變的意義。並評述舞台設計王孟超的舞台美學,以及前衛音樂家約翰.凱吉的樂曲意境。中譯見〈身體的書法之美〉。

The age critics' award for creative excellence——Cursive II

是2003年,雲門以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松煙》(Pine Smoke)為澳洲墨爾本國際藝術節(Melbourne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作開幕演出,由澳洲戲劇及舞蹈評論家頒發的時代評論獎(The age critics' award for creative excellence)獎狀。

Tears in Heaven

這是2012年,雲門赴新加坡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屋漏痕》(Water Stains on the Wall, 2010),舞評家Stephanie Burridge在《飛墨評論網》(The Flying Inkpot)發表的舞評。作者認為,舞者精巧的能量,賦予雲門截然不同於其他舞團的面貌,並稱看似不費吹灰之力的《屋漏痕》,宏偉大器、流暢有力。

Portrait of the Families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舞作《家族合唱》(Portrait of the Families, 1997)的英文介紹。文中詳細介紹林懷民的創作動機,李名覺的舞台設計,及影像、聲音、空間、動作等元素運用。

Life as Brushstrokes on a Page

這是2011年,雲門赴美國下一波藝術節(Next Wave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屋漏痕》(Water Stains on the Wall, 2010),舞評家黛博拉.喬威特(Deborah Jowitt)在紐約《網路藝術周報》(Arts Journal)發表的舞評。作者認為,「舞者肢體的掌握度、柔軟度、專注力與動作所蘊含的龐大力量十分驚人」。「看這支舞,如同看一匹紋路細緻的布絹在眼前展開,又如看到一群堅毅、美麗、和平的人們所進行的一場儀式,神秘,卻醉人」。

Ink, Mr. Conductor!——The Advertised Writing First Class: Taiwanese Dancers Draw Calligraphy of the Body

這是2003年,雲門赴德國巡演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竹夢》(Bamboo Dream, 2001)、《行草》(Cursive, 2001)和《水月》(Moon Water, 1998),德國資深舞評家約翰.史密特(Jochen Schmidt)在《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的舞評英譯。作者極力推崇雲門的藝術成就,並讚許《竹夢》中黃珮華與吳義芳、許芳宜與宋超群的雙人舞表現。作者評述三支舞作的音樂與動作均融會中外,尤以《行草》最為突出。原文見“Tusche, Herr Kapellmeister!——Das Werbungsschreiben ist erstklassig: Taiwanesische Tanzer kalligraphieren den Korper”,中譯見〈墨水!指揮先生——一流書法:台灣舞者用身體揮毫〉。

Genuine Pain

這是1998年,雲門首度赴以色列,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家族合唱》(Portrait of the Families, 1997),舞評家Gaby Eldor發表在以色列《Yediot Ahronoth》的舞評英譯。作者認為《家族合唱》成功融合舞蹈劇場的元素,呈現人類歷史上一段恐怖的事件。嘲弄般的手法,讓人感到真正的疼痛。

From Rice You Are Come──In a trance with a cross-religious performance

這是1997年,雲門赴丹麥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流浪者之歌》(Songs of the Wanderers, 1994),舞評家麗莎.葛斯泰爾(Lise Garsdal)發表在丹麥《政治報》(Politiken)的舞評英譯。作者評析雲門舞者的表演,以及此舞作的象徵寓意,並認為「《流浪者之歌》不只是一場舞蹈表演,它有文化與藝術的多重指涉,同時又沌然自我,凝為一體。這樣的作品,使林懷民成為一位享譽國際的舞蹈大師。」原文見"Af ris er du kommet── I trance med tvær-religiøs danseforestilling"。本文中譯見〈從那米中來──在多元宗教演出中的恍惚情境〉。

Dream Plays in the Bamboo Grove

這是2003年,雲門赴德國威斯巴登國際五月藝術節(Internationale Maifestspiele Wiesbaden),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竹夢》(Bamboo Dream, 2001),舞評家Roland Langer發表在《衛士巴登傳訊報》(Wiesbadener Kurier)的舞評英譯。作者認為林懷民的風格是「新古典元素、現代舞、太極、與冥想的混合,每一個作品皆不相同,皆表現出不同的世界,讓人深深著迷。」原文見“Traumspiele im Bambus-Hain”。

Don't Cry When the Rain Stops

這是2001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竹夢》(Bamboo Dream)首演,德國資深舞評家約翰.史密特(Jochen Schmidt)發表在《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的舞評英譯。作者介紹竹子在中國的象徵以及神話傳說,以及舞蹈的設計。作者特別指出〈春風〉,以及〈秋徑〉裡許芳宜和宋超群的傑出表現。作者認為《竹夢》「美不勝收,發人省思,無疑是林懷民最傑出的作品。」原文見“Weine nicht, wenn der Regen stoppt"。

Cursive: A Trilogy

這是2007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行草三部曲」簡介專刊。內容涵蓋「行草三部曲」創作歷程、國際舞評摘句、雲門舞集與林懷民簡介。專刊內附「行草三部曲」舞作精華DVD。

Cursive Ⅲ completes Taiwanese choreographer Lin Hwai-min's dance trilogy about Chinese calligraphy

這是2005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狂草》(Wild Cursive)首演,舞評家Jochen Schimdt在德國科隆電台(Koln Radio)發表的舞評。作者認為,林懷民極盡全力將書法氣韻轉化為舞蹈的形式,在動作上與精神上都結合了書法呈現輝煌之美。文中詳盡評析舞作的舞台、服裝、燈光、音樂,並認為「這二十四名雲門舞者以強烈的爆發力展現出完美的舞蹈動作」。中譯見〈「狂草」為台灣編舞家林懷民的行草三部曲畫下圓滿句點〉。

Cursive II Blends the East and the West on High Level

這是2006年,雲門赴東京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松煙》(Pine Smoke, 2003),舞評家石井達朗發表在《朝日新聞》的舞評英譯。作者認為「行草三部曲」是林懷民新開創的精鍊美學。作者評析《松煙》的音樂、投影和服裝,讚賞林懷民編舞手法精準。文末並比較《行草》(Cursive, 2001)和《松煙》的觀後感。原文見〈高次で溶け合う東洋と西洋〉。

CLOUD GATE @ BAM

這是2011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屋漏痕》(Water Stains on the Wall, 2010),本文為發表在「奧伯倫」(Oberon’s Grove)網站的文章。文中表示,「如果舞蹈是一種宗教,《屋漏痕》就是天堂」;更指出「舞者令人驚嘆,讓簡單的行走變成一種藝術形式」。

Bodies That Blossom Like Spring Flowers

這是1998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水月》(Moon Water)首演,藝術家蔣勳在《聯合報》副刊發表的文章。文中闡述雲門早期傾向敘事的舞蹈,如《白蛇傳》、《薪傳》,至《水月》則回歸於舞者身體、動作本身,一種由外而內的轉化。原文見〈捨此身外,別無他想——敬致《水月》的演出〉。

Black On Cream-White

這是2001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行草》(Cursive)首演後,德國資深舞評家約翰.史密特(Jochen Schmidt)發表在《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的舞評英譯。作者先以東方身體觀點,比較林懷民的舞作《流浪者之歌》(Songs of the Wanderers, 1994)、《水月》(Moon Water, 1998)和《行草》,接著評論音樂、舞台、燈光及服裝。作者讚美張贊桃的燈光設計,及周章佞的水袖演出。並認為林懷民,這位亞洲最重要的編舞家,成功地以舞蹈表現書法,達到最高的美學層次。原文見“Schwarz auf Cremeweiβ”。

Bamboo Dreams——Cloud Gate Dance Theater with LIN Hwai-min at the wiesbaden May Festival Performances

這是2003年,雲門赴德國威斯巴登國際五月藝術節(Internationale Maifestspiele Wiesbaden),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竹夢》(Bamboo Dream, 2001),舞評家葛拉德.西格蒙(Gerald Siegmund)在《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發表的舞評。文中詳細描述舞作中的〈春風〉、〈秋徑〉、〈午夜〉、〈夏喧〉、〈冬雪〉等段落,認為《竹夢》「以澄明的景象和動作令人著迷」。原文見“Bambus-Traume——Das Cloud Gate Dance Theatre mit Lin Hwai-Min bei den Wiesbadener Maifestspielen”,本文中譯見〈竹夢——雲門舞集與林懷民在威斯巴登五月表演藝術節的演出〉。

At the rice fields of Herodion

這是2005年,雲門赴希臘參加雅典藝術節(Athens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作品《流浪者之歌》(Songs of the Wanderers, 1994),記者Natali Xatziantoniou發表在雅典《自由言論報》(Eleftherotipia)的舞評英譯。作者認為此舞表現了東方的時間哲學,是極少數符合今年希臘藝術節的「富教育意義」角色的範例,並讚許僧人及舞者展現「驚人的自我掌控能力和靈性」。原文見〈Στους ορυζώνες του Ηρωδεíου〉。本文中譯見〈阿迪庫斯劇場裡的稻田〉。

And Yet The Gods Have Never Come…

這是1993年,編舞家林懷民為其舞作《九歌》(Nine Songs)所寫的文章。作者自述《九歌》的創作背景,及如何從屈原詩作《九歌》轉化為舞作的構思過程。

資料總筆數: 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