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 名稱 | 摘要 |
---|---|---|
The Human Forest |
這是2003年,雲門赴法國里昂舞蹈之家(Maison de la Danse),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竹夢》(Bamboo Dream, 2001),舞評家阿格尼斯.班諾伊斯特(Agnès Benoist)發表在《費加洛報》(Le Figaro)的舞評英譯。作者認為「音樂與肢體的細節使人目不轉睛」,並以「偉大的藝術」評價該舞作。原文見“La Foret humaine”,本文中譯見〈人體森林〉。 |
|
The Beautiful Script of the Body |
這是2003年,編舞家林懷民舞作《松煙》首演,德國資深舞評家約翰.史密特(Jochen Schmidt)在《國際舞蹈》雜誌(Ballet International)發表的舞評英譯。作者評析林懷民由書法衍伸的舞蹈,從《行草》(Cursive, 2001)到《松煙》(Pine Smoke)詮釋方式上轉變的意義。並評述舞台設計王孟超的舞台美學,以及前衛音樂家約翰.凱吉的樂曲意境。中譯見〈身體的書法之美〉。 |
|
The age critics' award for creative excellence——Cursive II |
是2003年,雲門以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松煙》(Pine Smoke)為澳洲墨爾本國際藝術節(Melbourne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作開幕演出,由澳洲戲劇及舞蹈評論家頒發的時代評論獎(The age critics' award for creative excellence)獎狀。 |
|
Tears in Heaven |
這是2012年,雲門赴新加坡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屋漏痕》(Water Stains on the Wall, 2010),舞評家Stephanie Burridge在《飛墨評論網》(The Flying Inkpot)發表的舞評。作者認為,舞者精巧的能量,賦予雲門截然不同於其他舞團的面貌,並稱看似不費吹灰之力的《屋漏痕》,宏偉大器、流暢有力。 |
|
Portrait of the Families |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舞作《家族合唱》(Portrait of the Families, 1997)的英文介紹。文中詳細介紹林懷民的創作動機,李名覺的舞台設計,及影像、聲音、空間、動作等元素運用。 |
|
Life as Brushstrokes on a Page |
這是2011年,雲門赴美國下一波藝術節(Next Wave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屋漏痕》(Water Stains on the Wall, 2010),舞評家黛博拉.喬威特(Deborah Jowitt)在紐約《網路藝術周報》(Arts Journal)發表的舞評。作者認為,「舞者肢體的掌握度、柔軟度、專注力與動作所蘊含的龐大力量十分驚人」。「看這支舞,如同看一匹紋路細緻的布絹在眼前展開,又如看到一群堅毅、美麗、和平的人們所進行的一場儀式,神秘,卻醉人」。 |
|
Ink, Mr. Conductor!——The Advertised Writing First Class: Taiwanese Dancers Draw Calligraphy of the Body |
這是2003年,雲門赴德國巡演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竹夢》(Bamboo Dream, 2001)、《行草》(Cursive, 2001)和《水月》(Moon Water, 1998),德國資深舞評家約翰.史密特(Jochen Schmidt)在《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的舞評英譯。作者極力推崇雲門的藝術成就,並讚許《竹夢》中黃珮華與吳義芳、許芳宜與宋超群的雙人舞表現。作者評述三支舞作的音樂與動作均融會中外,尤以《行草》最為突出。原文見“Tusche, Herr Kapellmeister!——Das Werbungsschreiben ist erstklassig: Taiwanesische Tanzer kalligraphieren den Korper”,中譯見〈墨水!指揮先生——一流書法:台灣舞者用身體揮毫〉。 |
|
Genuine Pain |
這是1998年,雲門首度赴以色列,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家族合唱》(Portrait of the Families, 1997),舞評家Gaby Eldor發表在以色列《Yediot Ahronoth》的舞評英譯。作者認為《家族合唱》成功融合舞蹈劇場的元素,呈現人類歷史上一段恐怖的事件。嘲弄般的手法,讓人感到真正的疼痛。 |
|
From Rice You Are Come──In a trance with a cross-religious performance |
這是1997年,雲門赴丹麥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流浪者之歌》(Songs of the Wanderers, 1994),舞評家麗莎.葛斯泰爾(Lise Garsdal)發表在丹麥《政治報》(Politiken)的舞評英譯。作者評析雲門舞者的表演,以及此舞作的象徵寓意,並認為「《流浪者之歌》不只是一場舞蹈表演,它有文化與藝術的多重指涉,同時又沌然自我,凝為一體。這樣的作品,使林懷民成為一位享譽國際的舞蹈大師。」原文見"Af ris er du kommet── I trance med tvær-religiøs danseforestilling"。本文中譯見〈從那米中來──在多元宗教演出中的恍惚情境〉。 |
|
Dream Plays in the Bamboo Grove |
這是2003年,雲門赴德國威斯巴登國際五月藝術節(Internationale Maifestspiele Wiesbaden),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竹夢》(Bamboo Dream, 2001),舞評家Roland Langer發表在《衛士巴登傳訊報》(Wiesbadener Kurier)的舞評英譯。作者認為林懷民的風格是「新古典元素、現代舞、太極、與冥想的混合,每一個作品皆不相同,皆表現出不同的世界,讓人深深著迷。」原文見“Traumspiele im Bambus-Hain”。 |
|
Don't Cry When the Rain Stops |
這是2001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竹夢》(Bamboo Dream)首演,德國資深舞評家約翰.史密特(Jochen Schmidt)發表在《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的舞評英譯。作者介紹竹子在中國的象徵以及神話傳說,以及舞蹈的設計。作者特別指出〈春風〉,以及〈秋徑〉裡許芳宜和宋超群的傑出表現。作者認為《竹夢》「美不勝收,發人省思,無疑是林懷民最傑出的作品。」原文見“Weine nicht, wenn der Regen stoppt"。 |
|
Cursive: A Trilogy |
這是2007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行草三部曲」簡介專刊。內容涵蓋「行草三部曲」創作歷程、國際舞評摘句、雲門舞集與林懷民簡介。專刊內附「行草三部曲」舞作精華DVD。 |
|
Cursive Ⅲ completes Taiwanese choreographer Lin Hwai-min's dance trilogy about Chinese calligraphy |
這是2005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狂草》(Wild Cursive)首演,舞評家Jochen Schimdt在德國科隆電台(Koln Radio)發表的舞評。作者認為,林懷民極盡全力將書法氣韻轉化為舞蹈的形式,在動作上與精神上都結合了書法呈現輝煌之美。文中詳盡評析舞作的舞台、服裝、燈光、音樂,並認為「這二十四名雲門舞者以強烈的爆發力展現出完美的舞蹈動作」。中譯見〈「狂草」為台灣編舞家林懷民的行草三部曲畫下圓滿句點〉。 |
|
Cursive II Blends the East and the West on High Level |
這是2006年,雲門赴東京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松煙》(Pine Smoke, 2003),舞評家石井達朗發表在《朝日新聞》的舞評英譯。作者認為「行草三部曲」是林懷民新開創的精鍊美學。作者評析《松煙》的音樂、投影和服裝,讚賞林懷民編舞手法精準。文末並比較《行草》(Cursive, 2001)和《松煙》的觀後感。原文見〈高次で溶け合う東洋と西洋〉。 |
|
CLOUD GATE @ BAM |
這是2011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屋漏痕》(Water Stains on the Wall, 2010),本文為發表在「奧伯倫」(Oberon’s Grove)網站的文章。文中表示,「如果舞蹈是一種宗教,《屋漏痕》就是天堂」;更指出「舞者令人驚嘆,讓簡單的行走變成一種藝術形式」。 |
|
Bodies That Blossom Like Spring Flowers |
這是1998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水月》(Moon Water)首演,藝術家蔣勳在《聯合報》副刊發表的文章。文中闡述雲門早期傾向敘事的舞蹈,如《白蛇傳》、《薪傳》,至《水月》則回歸於舞者身體、動作本身,一種由外而內的轉化。原文見〈捨此身外,別無他想——敬致《水月》的演出〉。 |
|
Black On Cream-White |
這是2001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行草》(Cursive)首演後,德國資深舞評家約翰.史密特(Jochen Schmidt)發表在《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的舞評英譯。作者先以東方身體觀點,比較林懷民的舞作《流浪者之歌》(Songs of the Wanderers, 1994)、《水月》(Moon Water, 1998)和《行草》,接著評論音樂、舞台、燈光及服裝。作者讚美張贊桃的燈光設計,及周章佞的水袖演出。並認為林懷民,這位亞洲最重要的編舞家,成功地以舞蹈表現書法,達到最高的美學層次。原文見“Schwarz auf Cremeweiβ”。 |
|
Bamboo Dreams——Cloud Gate Dance Theater with LIN Hwai-min at the wiesbaden May Festival Performances |
這是2003年,雲門赴德國威斯巴登國際五月藝術節(Internationale Maifestspiele Wiesbaden),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竹夢》(Bamboo Dream, 2001),舞評家葛拉德.西格蒙(Gerald Siegmund)在《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發表的舞評。文中詳細描述舞作中的〈春風〉、〈秋徑〉、〈午夜〉、〈夏喧〉、〈冬雪〉等段落,認為《竹夢》「以澄明的景象和動作令人著迷」。原文見“Bambus-Traume——Das Cloud Gate Dance Theatre mit Lin Hwai-Min bei den Wiesbadener Maifestspielen”,本文中譯見〈竹夢——雲門舞集與林懷民在威斯巴登五月表演藝術節的演出〉。 |
|
At the rice fields of Herodion |
這是2005年,雲門赴希臘參加雅典藝術節(Athens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作品《流浪者之歌》(Songs of the Wanderers, 1994),記者Natali Xatziantoniou發表在雅典《自由言論報》(Eleftherotipia)的舞評英譯。作者認為此舞表現了東方的時間哲學,是極少數符合今年希臘藝術節的「富教育意義」角色的範例,並讚許僧人及舞者展現「驚人的自我掌控能力和靈性」。原文見〈Στους ορυζώνες του Ηρωδεíου〉。本文中譯見〈阿迪庫斯劇場裡的稻田〉。 |
|
And Yet The Gods Have Never Come… |
這是1993年,編舞家林懷民為其舞作《九歌》(Nine Songs)所寫的文章。作者自述《九歌》的創作背景,及如何從屈原詩作《九歌》轉化為舞作的構思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