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 名稱 | 摘要 |
---|---|---|
不能燒毀的經典——《家族合唱》的影像重建 |
這是2011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 舞作《如果沒有你》、《家族合唱》(1997),雲門文獻室主任陳品秀在節目單發表的文章。文章自2008年雲門八里大排練場火災談 起。作者詳述《家族合唱》整個製作從燒毀、重建到再現的過程。作者認為,《家族合唱》是台灣百年歷史的史詩舞劇,是雲門最不 可燒毀的經典。 |
|
不曉得算什麼? |
這是1979年,舞台、燈光設計師聶光炎為《廖添丁》1979年雲門春季公演節目單所寫的文章。作者自述在舞台、燈光設計工作上的基本觀念,認為設計者在於提供「動作環境」和「視覺現象」,並不需要以特定詞彙做解釋。文中提及自身與雲門合作時良好的默契與互動,認為大家都盡力提供欣賞者一個最好的演出。 |
|
七一舞展節目單 |
這是1982年,文建會主辦「七一舞展」的節目單。演出舞作包括:雲門舞者鄭淑姬的《雲的聯想》、編舞家黃麗薰的《那夜》、雲門舞者林秀偉的《鏡湖月》、雲門舞者何惠楨的《三重奏》、編舞家林懷民的《街景》。 |
|
一通沒人接聽的電話 |
這是1997年,編舞家林懷民在《聯合報》發表的文章。作者自述為何開始收集台灣老照片,作為舞作《家族合唱》創作素材的始末。並從當時台灣的社會現況,反省人們對歷史、社會的冷漠。本文亦收錄於「《家族合唱》1997年秋季公演節目單」和「《如果沒有你》《家族合唱》2011年冬季公演節目單」。 |
|
一趟跳自己的旅程 |
這是2004年,《表演藝術》雜誌總編輯盧健英為編舞家伍國柱所做的專訪。文中提及伍國柱在德國福克旺藝術學院習舞時,老師瑪露.阿羅多對他的啟發。並提及伍國柱作品中「變化的速度」與他自稱為「南台灣情懷」的特質。本文亦收錄於「《在高處》《陳映真.風景》2004年秋季公演節目單」。 |
|
一趟旅程 一張唱片 三噸半黃金稻米——《流浪者之歌》的誕生與流浪 |
這是2010年,雲門與魯斯塔維合唱團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流浪者之歌》(1994),雲門文字編輯李玉玲在節目單發表的文章。文中描述了《流浪者之歌》的創作與製作過程。 |
|
一名舞者的成長——側寫雲門舞者李靜君 |
這是2002年,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烟》首演,舞蹈文字工作者陳品秀專訪雲門資深舞者李靜君的文章。文中描述「不服輸」的李靜君在舞蹈路上的成長與成就,作者形容她擁有「柔軟的身段,熱切的情感,精準的控制力…令人魅惑,令人屏息」。本文收錄於「《烟》2002年秋季公演節目單」。 |
|
一千五百萬分鐘的名聲 |
這是2003年,雲門赴美國巡演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行草》(Cursive, 2001),舞評家約瑟夫.豪西爾(Joseph Houseal)在《芭蕾評論》(Ballet Review)發表的文章中譯。作者從亞洲傳統藝術的脈絡,深入剖析《行草》的內在意涵與文化淵源,認為《行草》「形式襲用了西方劇場舞蹈的抽象動作」,並「借助獨特而真確的東方根源——太極——引發的意識狀態,創造出一種個人對精力的體認和精神上的專注」。譯文亦收錄於《野馬 耕牛 春蠶 雲門三十》一書。 |
|
一切從十幾面鏡子和一盆洗澡水開始 |
這是2011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如果沒有你》,廣播人馬世芳在節目單發表的文章。文中指出,《如果沒有你》是林懷民向流行歌致敬的作品。林懷民十分欣賞早年的流行歌曲簡潔的旋律和直接的情感,因此挑選了與雲門同樣橫跨三、四十個年頭的流行歌曲進行舞蹈創作。 |
|
Which Country Shall I Love? |
這是1997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家族合唱》(Portrait of the Families),資深舞評家約翰.史密特(Jochen Schmidt)發表在德國《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的舞評英譯。作者介紹林懷民的創作動機,並就影像、聲音、舞蹈三個層次評析,認為《家族合唱》是林懷民最西方的作品,也是脫離中國意象的美學宣言。文末並推崇雲門舞集是世界頂尖舞團,其他團體難以望其項背。原文見“Welches Land soll ich denn lieben?”。 |
|
They Dance Around Bamboos |
這是2003年,雲門赴法國里昂舞蹈之家(Maison de la Danse),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竹夢》(Bamboo Dream, 2001),舞評家馬克.戴茲(Marc Dazy)發表在《里昂進步報》(Lyon Le Progres)的舞評英譯。文中認為竹林的場景與舞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且「從技術上來說,《竹夢》是非常完美的作品,就哲學意義而言,則是禪味十足」。原文見“Ils dansent sur des bambous”,本文中譯見〈繞著竹子起舞〉。 |
|
The Writings of the Bodies——Weimar: The Cloud Gate Dance Theatre of Taiwan performs at the German National Theatre |
這是2003年,雲門赴德國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行草》(Cursive, 2001),舞評家Henryk Goldberg發表在《圖林根匯報》(Thüringer Allgemeine Zeitung)的舞評英譯。作者認為此舞的核心,在於深植於東方的傳統,並把此舞比喻成充滿符號的黑色星夜,給人魔幻的感覺。原文見“Die Schrift der Korper”。 |
|
The World of Calligraphy, Elegantly Inorganic |
這是2006年,雲門赴東京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松煙》(Pine Smoke, 2003),舞評家鈴木 晶發表在《日本經濟新聞》的舞評英譯。作者以服裝及動作評析此舞,認為此舞重塑書法的黑白世界,動作則充滿氣的流轉。文末讚歎舞者表現驚人,並表示,這嗅不到人味,無機的書法之舞,是罕見的觀舞經驗。原文見〈書道の世界、洗練された無機質〉。 |
|
The World of Calligraphy Drawn by Bodies |
這是2006年,雲門赴東京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松煙》(Pine Smoke, 2003),舞評家祐成秀樹發表在《讀賣新聞》的舞評英譯。作者介紹此舞所運用的太極、武術等元素。文末並引用林氏之言,強調書法與舞蹈的共通點。原文見〈身體でつづる書の世界〉。 |
|
The Touch of the Painter——Beautiful writing: Dance theatre from Taiwan opens the “In-Transit” Festival |
這是2006年,雲門赴德國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行草三部曲」(《行草》(2001)、《松煙》(2003)、《狂草》(2005)),為穿越藝術節(In-Transit Festival)揭幕,舞評家桑德拉.露琪娜(Sandra Luzina)在德國《明鏡日報》(Der Tagesspiegel)發表的舞評英譯。作者認為「林懷民是電影導演李安之外, 最富聲譽的台灣藝術家」,而「行草三部曲」令人「嘆為觀止」。作者評析《行草》的動作語彙,認為「林懷民融入對美國現代舞蹈的理解,並發展中國的舞蹈動作理念,進一步將二者轉化為一種精湛的藝術語言」。原文見“Der Kontakt des Zeichners——Schoner schreiben: Tanztheater aus Taiwan eroffnet das “In Transit” Festival”,中譯見〈畫家的筆觸——美麗的書寫:來自台灣的舞團為「穿越藝術節」揭幕〉。 |
|
The shiny haze quietly permeates all of Berlin |
這是1999年,雲門赴德國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水月》(Moon Water, 1998),資深舞評家約翰.史密特(Jochen Schmidt)發表在德國《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的舞評英譯。作者認為,《水月》裡巴哈音樂與太極的完美結合、極具張力的舞蹈語彙,加上舞者沉穩的表現,為即將成立的柏林芭蕾舞團樹立難以企及,並無法超越的標竿。原文見“Füllest jetzt auch ganz Berlin still mit Nebelglanz”。 |
|
The Painter's Touch——LIN Hwai-min's Cursive in Germany's National Theatre Weimar |
這是2003年,雲門赴德國演出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行草》(Cursive, 2001)後,舞評家安德.懷瑟曼(Arnd Wesemann)在《南德日報》(Sueddeutsche Zeitung)的舞評英譯。作者比較《行草》與彼得.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的電影《枕邊書》(The Pillow Book)兩者的身體論述。並認為《行草》「在劇場中將書法與身體緊密地融合在一起」是「多麼了不起的作為」。作者並讚許燈光設計張贊桃「是當今最優秀的燈光設計家」。原文見“Der Kontakt des Zeichners——Lin Hwai-mins “Cursive” im Deutschen Nationaltheater Weimar”,中譯見〈書家的筆觸——林懷民舞作「行草」在德國威瑪國家劇院上演〉。 |
|
The pain of the hangmen and their victims——The Cloud Gate Theatre with "Portrait of the Families" in Berlin at the "Theatherwelten" Festival |
這是2000年,雲門赴德國參加柏林藝術節(Berlin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家族合唱》(Portrait of the Families, 1997),舞評家Eva Elisabeth Fischer發表在《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的舞評英譯。文中簡述《家族合唱》的創作背景,以及舞台手法。作者認為,此舞處理政治議題的方式,多了溫暖、動人的療癒效果,因此格外令人驚喜。原文見“Der Schmerz der Henker und ihrer Opfer”。 |
|
The Names of the Rivers |
這是1997年,作家龍應台的文章。作者由兒子在德國所受的鄉土教育,感嘆台灣人因近百年來的殖民歷史,所產生的國族認同障礙。她認為,唯有尋著自己的根,才能擁抱世界,唯有認得家附近的河川名字,才能航向無涯的大海。原文發表在德國《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標題為“Der Namen der Flusse”,後由作者自行翻譯成英文。 |
|
The Most Beautiful Writing in the World |
這是2006年,雲門赴柏林參加穿越藝術節(In Transit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行草三部曲」(Cursive: A Trilogy, 2001-2005)前,德國《時代週報》(Die Zeit)記者Evelyn Finger的專題報導英譯。作者專程赴港觀賞《行草三部曲》的世界首演,又到台北訪問林懷民。文章以林懷民在不同年代的舞作《薪傳》(1978)、《家族合唱》(1997)及「行草三部曲」為經緯,帶出林懷民對於文化、政治、藝術的看法。原文見"Die schonste Schrift der We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