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名稱 摘要
巴赫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這是2008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花語》,作家楊照在節目單發表的文章。文中介紹了組曲的定義以及舞曲的構成。作者表示,巴赫比其他人早了兩百年的洞見——大提琴豐沛的表現能力和神奇的心靈說服力,因此以無伴奏的終極主角方式,替巴洛克時代角色尚未獨立的大提琴寫下專屬的樂曲。

尋找中國當代舞蹈劇場 ──《白蛇傳》

這是舞蹈學者陳雅萍針對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白蛇傳》(1975)所撰寫的專文。作者評析《白蛇傳》的身體語彙、人物刻劃、舞台象徵、舞蹈動作和文化意義。本文收錄於金革唱片《雲門.傳奇》套裝DVD導聆書。

寫在《眾妙》演出之前

這是1975年作曲家賴德和所寫的文章。文內記述作者為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白蛇傳》(《許仙》,1975)譜寫音樂《眾妙》的過程,刊載於「1975年雲門秋季公演節目單」。

安安靜靜站上國際舞台的燈光師——專訪燈光設計家張贊桃

這是2002年,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烟》首演,舞蹈文字工作者陳品秀專訪雲門燈光設計張贊桃的文章。文中描述張贊桃從雲門技術人員到備受國際讚賞的燈光設計家,在雲門二十六年的成長。文中並提及他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流浪者之歌》(1994)、《竹夢》(2001)、《行草》(2001)設計燈光的靈感來源及製作過程。本文收錄於「《烟》2002年秋季公演節目單」。

如是我舞——側寫雲門舞集

這是1973年,媒體工作者趙克露在《幼獅文藝》發表的文章,收錄於「雲門首演節目單」。作者記述編舞家林懷民從小到大接觸舞蹈的經歷,以及決心要實現「中國人用中國的音樂,跳中國人編的舞」的理想。文中介紹雲門舞者排舞、練舞的過程,並簡介雲門首次公演的舞作《盲》。

奢侈的清貧

這是2014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作品「白水」、「微塵」,文字工作者郭金明為節目單所寫的文章。作者詳述服裝設計師馬可的創作歷程和理念,與其品牌價值。本文收錄在「白水 微塵2014年冬季公演節目單」。

失足與起步——門外的告白

這是1978年,編舞家林懷民赴美治療腳傷期間,在《中國時報》發表的文章,收錄於《高處眼亮》一書。作者描述身為舞者面臨身體傷害的痛楚,在台演出受傷當晚的情形,進而描述在風氣未開的台灣,經營現代舞團的種種困境,並提及藝文界人士俞大綱、史惟亮、葉公超、聶光炎、姚一葦等長輩的孜孜教導與熱誠協助。

太極與巴哈的交融

這是2003年,雲門赴紐約下一波藝術節 (Next Wave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水月》(1998),資深舞評家安娜.吉辛珂芙(Anna Kisselgoff)發表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舞評中譯。作者認為,「林先生做到了當今藝術家罕能達到的成就:以獨樹一格的作品挑戰觀眾」,並指出「這支以亞洲肢體動作語彙建構成的舞作,竟與巴哈的巴洛克舞蹈形式交融得天衣無縫。」原文見“The Syncretism of Tai Chi and Bach”。

大陸望雲門

這是2013年,中國大陸生活月刊主編謝培為「雲門四十週年 打開雲門」所寫的文章。作者詳述自1993年,「雲門舞集」在北京上演「薪傳」後,對中國大陸現代舞發展的影響。本文收錄在「稻禾2013年雲門40公演節目單」。

夢土導覽A to Z

這是1995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夢土》(1985),劇場工作者李立亨為節目單所寫的文章。作者認為《夢土》是「一支沒有固定主題、不斷變奏、情節不是線性發展的舞蹈」遂以26個英文字母為開頭的26個單字為題,與《夢土》的舞台意象和內涵連結,作為《夢土》的另類導覽。

夢土之門——向一切敢於嘗試的藝術家致敬

這是1985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夢土》,畫家楚戈在《聯合報》發表的文章,後收錄於《雲門舞話》。作者「贊同在文化藝術上敢於大膽嘗試的人」,描述編舞家如何處理傳統與現代的舞蹈語彙,並論其舞台符號意象,認為《夢土》「是一次富有國際水準的成功演出」。

夢土上,綻放奇異的光朵

這是1985年,畫家奚淞為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夢土》所寫的文章,此文先發表在《中國時報》上,後收錄於第六屆國際藝術節「雲門舞集與許博允的音樂」演出節目單。作者從雲門舞集的成立,以及十多年來的舞作風格,看藝術家如何面對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處境,並認為這是整個社會文化的課題。

墨跡斑爛說《行草》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行草》(2001)的簡介。文中詳述《行草》以書法為靈感,以太極導引和武術入舞的編創概念,瞿小松作曲統籌錄製音樂的過程,投影歷代名家筆跡的舞台映像,以及演出歷史。

墨爾本國際舞蹈藝術節「松煙」

這是2003年,雲門以編舞家林懷民舞作《松煙》(Pine Smoke)為澳洲墨爾本國際藝術節揭幕,舞評家Jonathan Marshall在《Inpress》的舞評中譯。作者評析《松煙》融合東方太極導引的動作與西方現代舞的編排形式,認為《松煙》「是一齣極具自制的形式主義傑作,展現出非凡的魅力與美」。原文見“MIAF CURSIVE II”。

墨水!指揮先生——一流書法:台灣舞者用身體揮毫

這是2003年,雲門赴德國巡演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竹夢》(2001)、《行草》(2001)和《水月》(1998),德國資深舞評家約翰.史密特(Jochen Schmidt)在《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的舞評中譯。作者極力推崇雲門的藝術成就,並讚許《竹夢》中黃珮華與吳義芳、許芳宜與宋超群的雙人舞表現。作者評述三支舞作的音樂與動作均融會中外,尤以《行草》最為突出。原文見“Tusche, Herr Kapellmeister!——Das Werbungsschreiben ist erstklassig: Taiwanesische Tanzer kalligraphieren den Korper”,英譯見 “Ink, Mr. Conductor!——The Advertised Writing First Class: Taiwanese Dancers Draw Calligraphy of the Body”。

在高處——悼伍國柱

這是2006年,編舞家伍國柱因血癌逝世,詩人陳克華以伍國柱的舞作《在高處》為題,作詩悼念。

在雲門裡長大——十年日記手抄

這是1983年,雲門創團十週年,第一代舞者鄭淑姬的文章。作者摘錄她個人的日記,回憶加入雲門十年以來各階段的心境轉折,掙扎與抉擇、委屈與釋懷、辛酸與喜悅、成長與蛻變。本文收錄在「《薪傳》1983年雲門十週年紀念特別公演節目單」。

在雅典演出《流浪者之歌》照片之二

這是2005年,雲門在雅典萬神廟坡下的哈洛.阿迪庫斯古劇場演出《流浪者之歌》(Songs of the Wanderers, 1993)。

在雅典演出《流浪者之歌》照片之一

這是2005年,雲門在雅典萬神廟坡下的哈洛.阿迪庫斯古劇場演出《流浪者之歌》(Songs of the Wanderers, 1993),圖中表演者為王榮裕。

在自己的土地上起舞 雲門舞集與台灣四十年

這是2013年,文化評論人張鐵志為「雲門四十週年 打開雲門」所寫的文章。作者以四階段分別敘述雲門初期作品取自中國傳統民間文化、八○年代台灣的社會情況、九○年代復出後的內省,以及現在的回歸土地。本文收錄在「稻禾2013年雲門40公演節目單」。

資料總筆數: 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