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名稱 摘要
舞而優則編:亞洲舞蹈的新希望(節錄)

這是2007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理論研究所副教授林亞婷所寫的文章,作者在文章中提及鄭宗龍的作品《狄德貝許》原作與新版的差異,並談及鄭編舞以來創作風格的轉變。本文收錄在新舞臺的「新舞臺‧新舞風」系列《男人跳舞──東亞型男》節目單。

舞者們的雲門45

這是2018年,雲門演出「雲門舞集45週年林懷民舞作精選」,中央通訊社記者汪宜儒為節目單所撰寫的文章,作者談到雲門舞者在芭蕾、現代舞之外,於太極導引、內家拳等傳統東方身體的訓練課程中,專注於自我的探索與修練,成就「雲門身體」,而每一次的演出都是自身與舞作的對話。本文收錄於《2018年秋季公演「雲門舞集45週年林懷民舞作精選」節目單》。

舞台灣的歷史,跳先民的故事──《薪傳》

這是舞蹈學者陳雅萍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薪傳》(1978)所寫的專文。作者從《薪傳》首演前的時代氛圍、歷史意義,和舞作本身來分析《薪傳》的構成。文中細述舞者在新店溪畔野外訓練的過程,探討從其轉化而成的動作,並詳盡論述舞作的服裝及道具、色彩、音樂、儀式性等象徵意涵。本文收錄於金革唱片《雲門.傳奇》套裝DVD導聆書。

舞動書法

這是2003年,雲門赴美國巡演,以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行草》(Cursive, 2001)為美國舞蹈節揭幕,舞評家蘇珊娜.隆戴爾(Susanna Rodell)在《德罕新聞與觀察家報》(Durham News & Observer)的舞評中譯。作者評述《行草》中融合武術的肢體語彙、舞台意象,並稱許作曲家瞿小松的音樂,以及舞者周章佞在兩段獨舞的表現。並提及《行草》和編舞家林懷民另一舞作《流浪者之歌》(Songs of the Wanderers, 1994)在敘事結構上相異之處。作者認為林懷民「不管是在他的故鄉台灣,或者是在世界各地的舞蹈界,林懷民舉足輕重…事實上,他早已跟世界上最傑出的編舞家平起平坐了」。原文見“Calligraphy in motion”。

與自己對話

這是2013年,雲門與魯斯塔維合唱團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流浪者之歌》(1994),美學家蔣勳在節目單發表的文章。文中指出,《流浪者之歌》是世界青年心靈省思運動的一環,舞作回應著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小說中的主角悉達多從皇宮奢華出走的足跡,而魯斯塔維合唱團男聲的沉厚歌詠像誦唸說話,像祈求,像追憶,像心靈內在自己與自己的對話。

與不知對話——《松煙》燈光的思考

這是2003年,編舞家林懷民舞作《松煙》首演,燈光原始設計者張贊桃為節目單所寫的文章。作者自述設計《松煙》燈光的構思,如何配合約翰.凱吉樂曲意境的歷程。

肉身行草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行草》首演,藝術家蔣勳在《中國時報》發表的文章。作者細述中國書法的演變,並將漢代書法審美觀「勢」與身體結合,認為「『勢』是書法,也可以是身體的動靜旋迴」。本文收錄於「《行草》2001年冬季公演節目單」。

美新處演講動作示例之二

這是1973年,美新處演講動作示例,舞者(右起)吳秀蓮、何惠楨、林懷民、杜美錦。

美新處演講動作示例之一

這是1973年,舞蹈家林懷民在美新處演講。

羅曼菲舞蹈獎助金獎助計畫及歷屆得主

「羅曼菲舞蹈獎助金」於2006年成立,15年來,在企業、好友的支持下,獎助金已支持69位舞蹈人追尋夢想,激發台灣的舞蹈創意與生命力。在「羅曼菲舞蹈獎助金」拋磚引玉的效應下,愈來愈多的個人及企業,加入支持藝術的行列。2020年頒發最後一次獎助金後,羅曼菲舞蹈獎助金也因完成階段性任務,畫下句點。

羅曼菲照片之四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輓歌》(1991)的照片。舞者為羅曼菲。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羅曼菲照片之六

這是1991年雲門復出首演謝幕的照片,舞者為(左起)羅曼菲、鄭淑姬。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羅曼菲照片之二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輓歌》(1991)的照片。舞者為羅曼菲。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羅曼菲照片之九

這是雲門1981年雲門歐洲巡演,(左起)羅曼菲與鄭淑姬、歐尼斯特.摩根、林懷民合照於凡爾賽宮前。

羅曼菲照片之三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輓歌》(1991)的照片。舞者為羅曼菲。照片的攝影師杜可風,為香港著名電影攝影師。

羅曼菲照片之一

這是1991年,雲門演出美國現代舞家保羅.泰勒的舞作《光環》(1962)的照片。舞者為羅曼菲(中)。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繞著竹子起舞

這是2003年,雲門赴法國里昂舞蹈之家(Maison de la Danse),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竹夢》(Bamboo Dream, 2001),舞評家馬克.戴茲(Marc Dazy)發表在《里昂進步報》(Lyon Le Progres)的舞評中譯。文中認為竹林的場景與舞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且「從技術上來說,《竹夢》是非常完美的作品,就哲學意義而言,則是禪味十足」。原文見“Ils dansent sur des bambous”,英譯見“They Dance Around Bamboos”。

維多利亞劇院:松煙

這是2003年,雲門以編舞家林懷民舞作《松煙》(Pine Smoke)為澳洲墨爾本國際藝術節揭幕,舞評家尼爾.吉列特(Neil Jillett)在澳洲《時代報週日版》(The Sunday Age)的舞評中譯。作者評述舞者的肢體表現,並提及約翰.凱吉的音樂與林璟如的服裝設計,認為《松煙》的「劇場充滿能量與張力,只有偉大的演出才能如此權威地掌控觀眾的注意力」。原文見“Victorian Arts Centre: Pine Smoke”。

細緻和諧如精妙書法

這是2003年,雲門以編舞家林懷民舞作《松煙》(Pine Smoke)為澳洲墨爾本國際藝術節揭幕,舞評家希拉蕊.克蘭普敦(Hilary Crampton)在澳洲《時代報》(The Age)的舞評中譯。作者深入評述舞者的肢體表現,並認為《松煙》「在對立的極端之間取得巧妙平衡,樸素的氣韻貫徹始終,教觀眾全神貫注,一刻也不分心。」原文見“Dance with delicacy and harmony of fine brushwork”。

純粹與極限的追尋——從衛夫人談起

這是2005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狂草》首演,藝術家蔣勳的專文。作者以「衛夫人」的《筆陣圖》,講述從書法教育中所蘊含的藝術原理。文中並舉王羲之、顏真卿、張旭等書法大家,說明中國書法藝術在美學上極致的表現。本文收錄於「《狂草》2005年節目單」。

資料總筆數: 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