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名稱 摘要
在泡沫紅茶店寫下的胡言亂語

這是2001年,編舞家伍國柱為台北越界舞團編作《花月正春風》,在節目單上所寫的文章。文中提及伍國柱對舞者養成、舞蹈表演、劇場表演等既定看法的疑惑。並表達他對舞者,以及提攜他的前輩,舞蹈家羅曼菲、林懷民的感謝之意。

在島嶼上旅行的黎海寧

這是1996年,雲門秋季公演「黎海寧與X世代」, 戲劇學者李立亨在《民生報》發表的文章,後收錄於「1996年秋季公演『X世代』演出節目單」。作者介紹這次雲門演出編舞家黎海寧的兩支舞作《女人心事I:粉紅色人生 》和《女人心事II:芙烈達 》,並認為黎海寧「是一個可以將『音樂、文學、內在的自我』同時從容入舞的編舞家。在眾聲喧嘩的當代女性編舞家當中,黎海寧悠游進出編舞主題的從容、沉澱的美德,以及對動作與劇場空間取材的多樣性,使得她絕對可以被納入世界級劇場藝術家之列」。

在天籟中浮游

這是2013年,雲門與魯斯塔維合唱團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流浪者之歌》(1994),雲門舞者邱怡文在節目單發表的文章。作者在文中描述舞團與合唱團合作的過程。

在《許仙》所做的

這是1975年雕塑大師楊英風所寫的文章。文中記述作者為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白蛇傳》(《許仙》,1975)設計舞台和道具的過程,刊載於「1975年雲門秋季公演節目單」。

國際舞台的中國驕傲

這是1979年,作家林清玄在《中國時報》發表的文章,收錄於「1979雲門秋季公演節目單」。作者記述舞蹈家原文秀自幼以來的習舞歷程,以及從瑪莎.葛蘭姆舞蹈學校畢業後,參加如艾文.艾利等諸多頂尖舞團巡演全世界。文中提及原文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白蛇傳》(1975)、《女媧》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對中國舞蹈的期待。

嘉義體育館觀眾

1978年10月24日 ,嘉義體育館內的觀眾。照片由攝影家王信拍攝,其作品以報導攝影為主,曾出版《蘭嶼.再見》攝影集等,早年常為雲門攝影。

喬治亞之聲——魯斯塔維合唱團

這是2013年,雲門與魯斯塔維合唱團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流浪者之歌》(1994),節目單刊載自《喬治亞聖歌和儀式音樂》摘錄的文章,民族音樂學者泰德.雷文(Theodore Levin)在文中闡述喬治亞音樂的特質。

喧蟬鬧荷說九歌

本書由編舞家林懷民和資深藝文記者徐開塵、紀慧玲,三人共同為林懷民舞作《九歌》(1993)撰寫的專書,1993年由民生報社發行。內容含蓋林懷民創作的靈感、舞作各段落和設計發展的過程;舞者平日在八里排練場上課、排舞的情形等等。

唱給神聽的歌

這是1992年,雲門製作出版「雲門音樂系列3—《鄒族之歌》」,編舞家林懷民在《中國時報》發表的文章。文中林懷民描述鄒族馬亞茲比(Mayasvi)祭典厚實雄壯的歌謠與簡樸深遠的舞蹈,鄒族歌謠傳承的困境,並提及與錄音專家徐崇憲田野錄音的情形。

向記憶招手——家族合唱的風景

這是1997年,攝影家張照堂在《聯合報》發表的文章。作者以五位台灣早期攝影家為軸,帶出台灣二十世紀前半的攝影歷史。文中論述影像與記憶、歷史之間的關係,和影像瞬間記錄與劇場、舞蹈相似的特質。本文亦收錄於「《家族合唱》1997年秋季公演節目單」。

向生命投降——訪白光

這是2011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如果沒有你》,節目單收錄美學家蔣勳於1978年專訪歌星白光的文章,原載於《雄獅美術》月刊。

向前跑——雲門2八八水災災區巡演

這是2010年,雲門2「春鬥2010」演出,藝文工作者李玉玲在節目單發表的文章。文中敘述雲門2在2009年前進八八水災災區巡演。雲門2十年來跳遍大城小鎮,與鄉親累積緊密的情感,以災區為舞台,雲門2不只去演出,更懷著尊敬的心,進行一趟弔亡與鼓舞的「學習」之旅。

吐納乾坤

這是1999年,雲門赴新加坡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水月》(Moon Water, 1998),舞評家陳業興(TAN Ngiap Heng)在新加坡《藝術雜誌》(The Arts Magazine)發表的舞評,林亞婷中譯。作者認為林懷民藉由「特殊的氣之流動方式」,使動作源生於呼吸節奏,「創作出一種新的舞蹈語彙」。文中並特別提及舞者許芳宜的獨舞,認為這段獨舞「喚出整個宇宙的旋轉」。本文亦收錄於「《水月》《家族合唱》《九歌》2000年雲門「回家演出」節目單」。原文見“A cosmos within the Rhythm of Breath”。

合唱繼續進行

這是2000年,編舞家林懷民所寫的文章。文中記述《家族合唱》(1997)在耶路撒冷、維也納、柏林演出,各地觀眾對舞作中大量旁白的反應。本文收錄於「《水月》《家族合唱》《九歌》2000年雲門舞集『回家演出』節目單」和「《如果沒有你》《家族合唱》2011年冬季公演節目單」。

台灣風景──寫給廿一世紀的陳映真

這是2004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陳映真.風景》,詩人陳克華為舞而寫的詩作。

台灣後來好所在──中美斷交及《薪傳》首演二十週年紀

本書由資深媒體工作者古碧玲執筆,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出版。作者以編舞家林懷民1978年編創《薪傳》至1998年為止的時間歷程為經緯,詳述首演當年的時代氛圍與創作契機、演出前雲門舞者到新店溪和佳洛水野外訓練、數度搬演的過程、舞者參與演出的心得等等。

台灣,請不要失望

這是2006年,雲門赴德國柏林穿越藝術節(In Transit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系列舞作「行草三部曲」,作家陳玉慧在《網路城邦》網誌發表的文章。作者記述在柏林觀賞「行草三部曲」的經過,認為林懷民在舞蹈形式上所賦予的文化意涵,是以自己的語言重建現代舞。並引述德國舞評家Jochen Schimdt的話,「威廉.佛賽(William Forsythe)和碧娜.包許(Pina Bausch)的成就雖高,但林懷民已趕上他們。」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1996年第六季舞展《無伊嘛也通》節目單

這是1996年,台北首都芭蕾舞團第六屆舞展的節目單。編舞家伍國柱擔任其中《雕刻師與神像》的舞者,以及《出岫》的編舞者。

台北現代舞蹈團海報(二)

這是1984年,台北現代舞蹈團的演出海報。以舞者鄭淑姬的舞作《結合.孕》為主視覺。舞者為羅曼菲。由Yao Meng-Chia(姚孟嘉)攝影,Huo Rong-Ling(霍榮齡)設計。

台北現代舞蹈團海報(一)

這是1984年,台北現代舞蹈團的演出海報,呈現張照堂、汪其楣、林懷民作品。以十五位團員的照片為主視覺。由謝春德攝影,霍榮齡設計。

資料總筆數: 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