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 名稱 | 摘要 |
---|---|---|
飛雲 墨影 流光——《屋漏痕》傾斜八度的虛擬風景 |
這是2010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屋漏痕》,雲門文字編輯李玉玲在節目單發表的文章。作者從林懷民的創作構想開始,敘述舞作的影像設計、舞台建構和燈光設計等創作過程。 |
|
高處眼亮 |
這是2006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風.影》首演,林懷民在節目單上寫的文章。文中作者提及與國際視覺藝術家蔡國強合作的緣起,以及兩人為《風.影》構思激盪的過程。 |
|
高處眼亮 |
本書是由編舞家林懷民執筆,遠流2010年出版。內容為林懷民七O年代創立雲門以來的心路歷程。近四十年的歲月裡,與藝文界前輩的交遊,獲得豐厚文化內涵滋養得以成熟蛻變。 |
|
魔傘下的舞蹈節 |
這是2003年,雲門以編舞家林懷民舞作《松煙》(Pine Smoke)為澳洲墨爾本國際藝術節揭幕,舞評家吉兒.席克絲(Jill Sykes)在《雪梨晨鋒報》(Sydney Morning Herald)的舞評中譯。作者評述舞者的動作風格,認為《松煙》「奇妙,驚人,而又如此流暢」,並形容「男舞者的動作固然陽剛,女舞者也強健有力」,舞者「收放自如的控制力至為傑出」。原文見“A festival of feet, under one magical umbrella”。 |
|
黑白變奏文字 曼荼羅世界 |
這是2004年,雲門赴日本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行草》(2001)、《水月》(1998),日本學者宮里 司(Miyazato Tsukasa)為節目單所寫的文章中譯。作者從日本書道和文化的角度深入評析,認為《行草》轉化了「言靈」與「咒術性身體表現」,可說是「林懷民令人拍案叫絕的創舉」。原文見「《行草》《水月》2004年日本公演節目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