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 名稱 | 摘要 |
---|---|---|
![]() |
《變》舞作影片 |
這是2008年,編舞家鄭宗龍的舞作《變》在台北新舞臺演出的影片精華版,長度為2分37 秒。 |
![]() |
「春鬥2008」雲門2節目單 |
這是2008年,雲門2「春鬥2008」的節目單。演出舞作包括編舞家羅曼菲的《羽化》(1994)、鄭宗龍的《變》、黃翊的《身.音》、林懷民的《鳥之歌》,節目單收錄:鄒之牧的〈關於今夜的舞作〉、楊孟瑜的〈那十三天,我們在高雄「駐縣」〉等文章。 |
![]() |
《鳥之歌》照片之一 |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鳥之歌》(2008)。舞者(左起)為郭少麒、宋宜倩、駱思維、許嘉卿、簡伯容、楊淩凱、吳睿穎、廖祖儀。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
![]() |
《身.音》的律動 |
這是2008年,舞蹈文字工作者鄒之牧在雲門2「春鬥2008」節目單的文章。作者介紹黃翊歷年的舞作,認為他除了是編舞家、舞者外,也是個影像創造人。《身.音》是他和服裝設計楊妤德相互激盪與辯證的舞作,「從服裝的律動出發……而律動帶出的聲音,則是黃翊想要在『眼』之外,進一步探求的『耳』。」 |
![]() |
《身.音》照片之二 |
這是編舞家黃翊的舞作《身.音》(2008),舞者為郭少麒(左)、吳睿穎。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
![]() |
《身.音》照片之三 |
這是編舞家黃翊的舞作《身.音》(2008),舞者為宋宜倩。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
![]() |
《身.音》照片之一 |
這是編舞家黃翊的舞作《身.音》(2008),舞者為陳奕如。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
![]() |
《身.音》服裝——鯕骨裝 |
這是編舞家黃翊舞作《身.音》(2008)中的「鯕骨裝」,舞者陳奕如,服裝由楊妤德設計。服裝設計楊妤德,專攻劇場服裝設計,曾任雲門舞集服裝技術指導,參與國內多齣舞蹈演出服裝設計,現為巨魚服裝工作室負責人。 |
![]() |
《身.音》服裝——風琴組 |
這是編舞家黃翊舞作《身.音》(2008)中的「風琴組」,舞者郭少麒(左)、吳睿穎。服裝由楊妤德設計,兩位舞者以手風琴連結,讓聲音與舞者的肢體互動。服裝設計楊妤德,專攻劇場服裝設計,曾任雲門舞集服裝技術指導,參與國內多齣舞蹈演出服裝設計,現為巨魚服裝工作室負責人。 |
![]() |
《身.音》服裝——鐵片裙 |
這是編舞家黃翊舞作《身.音》(2008)中的「鐵片裙」,舞者宋宜倩。服裝由楊妤德設計,舞者手持小提琴弓弦,在鐵片裙上奏出聲音。服裝設計楊妤德,專攻劇場服裝設計,曾任雲門舞集服裝技術指導,參與國內多齣舞蹈演出服裝設計,現為巨魚服裝工作室負責人。 |
![]() |
《變》照片之一 |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的舞作《變》,舞者為宋宜倩(左)、駱思維。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
![]() |
雲門八里火災後合影 |
這是2008年,雲門八里火災後林懷民與舞者重回排練場的合影。 |
![]() |
雲門2高雄駐市戶外演出與胡德夫合唱 |
這是2007年,雲門2「藝術駐市」在高雄市衛武營戶外演出。舞者在《跳躍吧,美麗島》演出後,與原民歌手胡德夫合唱。照片的攝影家林敬原,《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任《台灣日報》攝影主任。 |
![]() |
雲門2高雄駐市戶外演出的觀眾之二 |
這是2007年,雲門2「藝術駐市」在高雄市衛武營戶外演出的觀眾。照片的攝影家林敬原,《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任《台灣日報》攝影主任。 |
![]() |
雲門2高雄駐市戶外演出的觀眾之三 |
這是2007年,雲門2「藝術駐市」在高雄市衛武營戶外演出的觀眾。照片的攝影家林敬原,《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任《台灣日報》攝影主任。 |
![]() |
雲門2高雄駐市戶外演出的觀眾之一 |
這是2007年,雲門2「藝術駐市」在高雄市衛武營戶外演出的觀眾。照片的攝影家林敬原,《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任《台灣日報》攝影主任。 |
![]() |
「藝術駐市」親子律動 |
這是2007年,雲門2在高雄的「藝術駐市」活動,雲門舞集舞蹈教室的教師們,帶社區居民在鳳山市立第二圖書館做親子律動。照片的攝影家林敬原,《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任《台灣日報》攝影主任。 |
![]() |
「藝術駐市」社區媽媽身體律動 |
這是2007年,雲門2在高雄的「藝術駐市」活動,排練指導陳秋吟在燕巢鄉民眾活動中心指導社區媽媽做身體律動。照片的攝影家林敬原,《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任《台灣日報》攝影主任。 |
![]() |
跟雲門去流浪 |
本書是由編舞家林懷民執筆,大塊文化2007年出版。詳述當年五、六月共七週間,舞團於澳洲、德國、俄羅斯等國家、八個城市巡演的過程。文中對於舞團這個獨特、逐水草而居的行業有諸多著墨。 |
![]() |
遠方的鼓聲 |
這是2007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九歌》(1993),節目單收錄作家詹宏志在《壹》週刊發表的文章。作者指出,林懷民到峇里島旅行,異鄉的景致賦予他創作《九歌》的靈感。旅行者在全然陌生之地,自我遺棄,因而開啟智慧之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