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名稱 摘要
「春季漫遊2000」雲門2節目單

這是2000年,雲門2公演的節目單。演出舞作包括編舞家伍宇烈的《男生》、Howard William Lark的《凌晨時分》、張曉雄的《晶屬時代》、Victoria Marks的《Dancing To Music》、卓庭竹的《天使在嗎?》,以及林懷民的《白蛇傳》和《奇冤報》。

雲門2中文簡介(2000年)

這是2000年,雲門2的中文簡介。內容以圖文介紹雲門2的創團緣起,以及創辦人林懷民、藝術總監羅曼菲、當季編舞家、團員的個人簡介、雲門2記事和巡演紀錄。節目單收錄文章:〈雲門2可以做的事〉。

昇華之舞

這是2000年,雲門參加法國第九屆里昂國際雙年舞蹈節(Biennale de la Danse),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水月》(Moon Water, 1998),法國《進步報》(Le Progrés)舞評家Claudie Léger所寫的短評中譯。文中認為舞者與音樂完全合而為一,達到「精神超脫的極高境界」。原文見“Transcendance”。

現代舞登上了絲綢之路

這是2000年,雲門參加法國第九屆里昂國際雙年舞蹈節(Biennale de la Danse),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水月》(Moon Water, 1998),舞評家Victor Ignatov隔年1月在俄文《芭蕾》雜誌(Ballet Tanz)發表的舞評中譯。文中認為「古老中國的審美觀念,透過現代舞蹈肢體語彙,再結合巴哈組曲的不朽哲思,傳達出了驚人的視覺效果」,讓人窺見了「放慢速度似的精靈世界」。

「絲路」舞蹈節平順滑入尾聲

這是2000年,雲門參加法國第九屆里昂國際雙年舞蹈節(Biennale de la Danse),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流浪者之歌》(Songs of the Wanderers, 1994)、《水月》(Moon Water, 1998),法國《里昂費加洛報》(Lyon Figaro)記者Agnes Benoist的報導中譯。文中記述此次舞蹈節包含中、韓、日、印、台灣等亞洲國家所呈現的舞蹈「絲路之旅」,其中林懷民以《水月》獲頒「最佳導演」獎。原文見“Fine d'une biennale soyeuse”。

《涅槃》《年輕》2000年雲門春季公演傳單

這是2000年,雲門春季公演的傳單。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年輕》和《涅槃》(1982)。傳單形式為單張三折,主視覺照片為《年輕》,由郭英聲攝影,劉開工作室設計。

《涅槃》《年輕》2000年雲門春季公演節目單

這是2000年,雲門春季公演的節目單。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年輕》和《涅槃》(1982)。節目單收錄文章包括林懷民的〈涅槃創作緣起〉,李唐君的〈關於「電腦音樂」〉。

2000年奧林匹克藝術節雲門海報

這是2000年,雲門舞集參加2000年奧林匹克藝術節的海報。

《九歌》2000年波哥大藝術節節目單

這是2000年,雲門赴哥倫比亞「波哥大藝術節」(Bogotá)演出編舞家林懷民舞作《九歌》(Nine Songs, 1993)的節目單,單張三折。

The pain of the hangmen and their victims——The Cloud Gate Theatre with "Portrait of the Families" in Berlin at the "Theatherwelten" Festival

這是2000年,雲門赴德國參加柏林藝術節(Berlin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家族合唱》(Portrait of the Families, 1997),舞評家Eva Elisabeth Fischer發表在《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的舞評英譯。文中簡述《家族合唱》的創作背景,以及舞台手法。作者認為,此舞處理政治議題的方式,多了溫暖、動人的療癒效果,因此格外令人驚喜。原文見“Der Schmerz der Henker und ihrer Opfer”。

《流浪者之歌》《水月》2000年法國里昂雙年舞蹈節演出節目單

這是2000年,雲門赴法國參加里昂國際雙年舞蹈節(Biennale de la Danse),演出編舞家林懷民舞作《流浪者之歌》(Songs of the Wanderers, 1994),和《水月》(Moon Water, 1998)的節目單。其中收錄林懷民寫的〈「流浪者之歌」編作緣起──菩提伽耶行吟〉。節目單的內容中法對照。

《九歌》2000年紐西蘭演出傳單

這是2000年,雲門赴紐西蘭,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九歌》(Nine Songs, 1993)的傳單。形式為單張對折再對折。

《九歌》2000年紐西蘭演出節目單

這是2000年,雲門赴紐西蘭演出編舞家林懷民舞作《九歌》(Nine Songs, 1993)的節目單。收錄屈原原著《九歌》的〈東皇太乙〉、〈禮魂〉兩篇的英譯,以及舞作簡介“And yet the gods have never come…”。

《流浪者之歌》2000年紐約下一波藝術節傳單

這是2000年,雲門赴美國紐約參加「下一波藝術節」(Next Wave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舞作《流浪者之歌》(Songs of the Wanderers, 1994)的傳單。

《流浪者之歌》2000年紐約下一波藝術節卡片

這是2000年,雲門赴美國紐約參加「下一波藝術節」(Next Wave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舞作《流浪者之歌》(Songs of the Wanderers, 1994)的卡片。

《流浪者之歌》2000年紐約下一波藝術節節目單

這是2000年,雲門赴美國紐約參加「下一波藝術節」(Next Wave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舞作《流浪者之歌》(Songs of the Wanderers, 1994)的節目單。

《九歌》《水月》2000年雪黎奧林匹克藝術節節目單

這是2000年,雲門赴雪梨奧林匹克藝術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舞作《九歌》(Nine Songs, 1993)和《水月》(Water Moon, 1998)的節目單。內收錄屈原原著《九歌》的〈東皇太乙〉、〈禮魂〉兩篇的英譯,以及舞作簡介“And yet the gods have never come…”。

雲門戶外演出的觀眾之四

這是2000年,高雄戶外演出,熱情的觀眾跟著台上指令做律動。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雲門舞者合寫書法

這是2001年,《行草》演出之前,舞者勤練毛筆,揣摩書家意境。

《竹夢》2001年紀念許常惠先生特別演出節目單

這是2001年,「國泰人壽藝術節」雲門戶外演出的節目單。演出由霖園關係企業與中時報系主辦,舞碼包括編舞家林懷民特別紀念許常惠的《前奏曲》,以及《竹夢》。形式為單張三折。

資料總筆數: 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