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名稱 摘要
《捕夢》照片之二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舞作《捕夢》(2017)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家為法籍亞裔攝影家Gia To,擅長表演藝術、人物與風景攝影。

《捕夢》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舞作《捕夢》(2017)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家為法籍亞裔攝影家Gia To,擅長表演藝術、人物與風景攝影。

《捕夢》DM

這是2017年,雲門2演出編舞家鄭宗龍的《捕夢》首演傳單。形式為單張雙面。

《捕夢》 節目單

這是2017年,雲門2演出編舞家鄭宗龍作品《捕夢》的節目單。形式為單張雙面4折。

《我的鄉愁,我的歌》音樂內容

這是1986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我的鄉愁,我的歌》,由雲門整理的音樂內容介紹,收錄於《1986年雲門冬季公演節目單》。文中介紹的音樂內容包括:《幕前曲》、《死公主狂想曲》、《口白》、《黃昏的故鄉》、《烟酒歌》、《Viddene》、《心事誰人知》、《孤女的願望》、《勸世歌》、《一隻鳥仔》、《尾聲》等。

《我的鄉愁,我的歌》舞台設計之一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我的鄉愁,我的歌》(1986)的舞台設計,由舞台設計師楊其文設計,楊海光攝影。舞台設計師楊其文,美國博爾大學戲劇系碩士及建築學院碩士,印第安那大學戲劇系藝術碩士,專攻舞台設計。

《我的鄉愁,我的歌》舞作影片

這是1991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我的鄉愁,我的歌》(1986)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復出首演的影片精華版,長度為2分08秒。

《我的鄉愁,我的歌》照片之四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我的鄉愁,我的歌》(1986)於1991年演出的照片。舞者為(左起)陳秋吟、余承婕、楊美蓉、蕭賀文。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我的鄉愁,我的歌》照片之六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我的鄉愁,我的歌》(1986)於1991年演出的照片。舞者為陳鴻秋(中)。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我的鄉愁,我的歌》照片之五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我的鄉愁,我的歌》(1986)的照片。舞者為(左起)湯力中、曹桂興、吳義芳、王維銘。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我的鄉愁,我的歌》照片之二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我的鄉愁,我的歌》(1986)於1991年復出首演前拍攝的照片。舞者(上方左起)曹桂興、洪誠政、湯力中、王維銘,(下方左起)王守娟、余承婕、陳鴻秋、楊美蓉、鄧桂複、吳碧容、李靜君、陳秋吟、蕭賀文、張慈妤、張秀萍、張玉環、賴鈺茹。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我的鄉愁,我的歌》照片之三

民國67年,「生活筆記」出現了這張照片,攝影者為朱銘。編舞家林懷民以此為靈感,編作《我的鄉愁,我的歌》(1986)。 

《我的鄉愁,我的歌》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我的鄉愁,我的歌》(1986)於1991年演出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家謝安,出身日本早稻田大學,擅長表演藝術攝影,多次受邀於國內外發表綜合媒材作品。

《我的鄉愁,我的歌》1986年冬季公演海報

這是1986年,雲門冬季公演的海報,以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孔雀變奏曲》為主視覺。舞者為蕭賀文。由董陽孜題字,謝春德攝影,霍榮齡設計。

《愛情》舞作影片

這是2005年,編舞家羅曼菲的舞作《愛情》在台北新舞臺演出的影片精華版,長度為2分39秒。

《愛情》照片之二

這是編舞家羅曼菲的舞作《愛情》(2005),舞者為許芳宜(左)、葉博聖。照片的攝影家許培鴻,《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為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拍攝劇照,出版攝影集《牡丹亦白》。

《愛情》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羅曼菲的舞作《愛情》(2005)。舞者(左起)為葉文榜、侯怡伶、林筱倩、張記嘉、簡伯容。照片的攝影家許培鴻,《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為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拍攝劇照,出版攝影集《牡丹亦白》。

《悲歌交響曲》照片之二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悲歌交響曲》(1995)。舞者為周章佞與團員。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悲歌交響曲》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悲歌交響曲》(1995)。舞者為李靜君與團員。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心之安放》舞作影片

這是1995年,編舞家羅曼菲的舞作《心之安放》在台灣藝術教育館演出的影片精華版,長度為2分07秒。

資料總筆數: 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