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名稱 摘要
紐西蘭《九歌》大看板

這是2000年,《九歌》(Nine Songs, 1993)在紐西蘭新浪潮藝術節演出的戶外大型海報。

竹林中的人 獸 風動與幻象——佩爾特的音外之音,竹夢的影外之影

這是2001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竹夢》首演,資深樂評家楊忠衡寫的專文。文章介紹該舞作配樂的東歐作曲家阿爾沃.佩爾特(Arvo Pärt),及其作品理念與風格,並認為「《竹夢》超脫宗教的表象詮釋,直接從音樂本體呼應深層表達的意念,反而更深入貼近佩爾特藝術本質。」本文收錄於「《竹夢》《水月》2001年雲門春季公演節目單」、「《竹夢》2004年雲門春季公演節目單」。

竹夢——雲門舞集與林懷民在威斯巴登五月表演藝術節的演出

這是2003年,雲門赴德國威斯巴登國際五月藝術節(Internationale Maifestspiele Wiesbaden),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竹夢》(2001),舞評家葛拉德.西格蒙(Gerald Siegmund)在《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發表的舞評。文中詳細描述舞作中的〈春風〉、〈秋徑〉、〈午夜〉、〈夏喧〉、〈冬雪〉等段落,認為《竹夢》「以澄明的景象和動作令人著迷」。原文見“Bambus-Traume——Das Cloud Gate Dance Theatre mit Lin Hwai-Min bei den Wiesbadener Maifestspielen”,本文英譯見“Bamboo Dreams——Cloud Gate Dance Theater with LIN Hwai-min at the wiesbaden May Festival Performances”。

竹夢——美學裡的竹子

這是2004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竹夢》(2001),藝術家蔣勳寫的專文。文中從上古神話到近代園林,從《詩經》到《紅樓夢》,旁徵博引,介紹竹子在中國歷史中所彰顯的文化意涵,並以歷代名家的繪畫,勾勒竹子在文、藝、史、哲上的多重象徵意義。本文收錄於「《竹夢》2004年雲門春季公演節目單」。

空中書寫:狂草——有時,慢步更快

這是2007年,雲門赴美國下一波藝術節(Next Wave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狂草》(Wild Cursive, 2005),舞評家黛博拉.喬威特(Deborah Jowitt)在《村聲》(Village Voice)雜誌發表的文章中譯。作者認為,《狂草》融合了紀律和自由、冥想及爆發力,以現代創新的實驗風格連結古老的藝術實踐。原文見"Writing on Air——Sometimes a tranquil pace get to the point faster"。

禱歌──寫在《九歌》首演前

這是1993年,編舞家林懷民在其舞作《九歌》首演前,在《聯合報》發表的文章。文中自述《九歌》的創作背景,及如何從屈原詩作《九歌》轉化為舞作的構思過程。

碧娜.鮑許向林懷民獻花致意

這是1998年,雲門至德國烏帕塔演出謝幕時,舞蹈大師碧娜.鮑許向藝術總監林懷民獻花致意。照片的攝影家Jochen Viehoff,德籍知名攝影家,多次為烏帕塔舞蹈劇場和碧娜.鮑許拍照。

看雲門讀經典1──舞動白蛇傳(繁體版)

本書由藝術家蔣勳執筆,2004年遠流出版社出版。書中分「白蛇的故事」、「白蛇典據」,和講述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白蛇傳》(1975)等三章,解析民間故事《白蛇傳》中的人物性格、情節鋪陳和象徵意涵。書中集結各典籍和藝術創作領域中,以《白蛇傳》為主題的圖像,並收錄多幀雲門《白蛇傳》的演出劇照。本書另有簡體字版。

看雲門讀經典──舞動白蛇傳(簡體版)

這是藝術家蔣勳執筆,2004年遠流出版社出版,於中國大陸發行的簡體字版。書中分「白蛇的故事」、「白蛇典據」,和講述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白蛇傳》(1975)等三章,解析民間故事《白蛇傳》中的人物性格、情節鋪陳和象徵意涵。書中集結各典籍和藝術創作領域中,以《白蛇傳》為主題的圖像,並收錄多幀《白蛇傳》的演出劇照。本書另有繁體字版。

看雲門讀經典 2——舞動紅樓夢

本書由藝術家蔣勳執筆,遠流出版社2005年初版。作者描述曹雪芹《紅樓夢》中的人物性格及情結鋪陳,對照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紅樓夢》(1983)的詮釋觀點。書中收錄《紅樓夢》的相關圖詠文物、古籍等,以及雲門《紅樓夢》的演出劇照。同書系尚有《看雲門讀經典1──舞動白蛇傳》一書。

看不見的城市——文學、舞蹈、建築座談

這是1995年,由《表演藝術》雜誌主辦的「看不見的城市——文學、舞蹈、建築座談」記錄。這場座談會邀請作家平路,編舞家黎海寧和建築設計師龔書章,對談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小說《看不見的城市》,以及黎海寧的舞作《看不見的城市》。本文由錢麗安整理,收錄於「《看不見的城市》《悲歌交響曲》1995年春季公演節目單」。

白——捲起千堆雪

這是2006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白》(〈白之Ⅰ〉(1998)、〈白之Ⅱ〉、〈白之Ⅲ〉)首演,劇場文字工作者盧健英在《表演藝術》雜誌發表的專文。文中描述1997年林懷民為越界舞團資深舞者量身編創〈白〉的情形。作者認為〈白〉是「林懷民近十年的作品中,小品中的經典」。文中並描述依雲門舞者特質衍伸出的〈白之Ⅱ〉與〈白之Ⅲ〉,動作與速度的轉變。本文亦收錄於「《白》《美麗島》2006年春季公演節目單」。

當事人說當夜——「春之祭」的首演

這是1994年,雲門春季公演節目單中的文章,描述《春之祭》1913年首演時的景況。本文取材自國家音樂廳「尋找音樂經驗」系列之三節目手冊,分別摘錄《春之祭》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指揮家皮耶爾.孟都(Pierre Monteux),以及詩人高克多對首演的回憶。

畫家的筆觸——美麗的書寫:來自台灣的舞團「穿越藝術節」揭幕

這是2006年,雲門赴德國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行草三部曲」(《行草》(2001)、《松煙》(2003)、《狂草》(2005)),為穿越藝術節(In-Transit Festival)揭幕,舞評家桑德拉.露琪娜(Sandra Luzina)在德國《明鏡日報》(Der Tagesspiegel)發表的舞評中譯。作者認為「林懷民是電影導演李安之外, 最富聲譽的台灣藝術家」,而「行草三部曲」令人「嘆為觀止」。作者評析《行草》的動作語彙,認為「林懷民融入對美國現代舞蹈的理解,並發展中國的舞蹈動作理念,進一步將二者轉化為一種精湛的藝術語言」。原文見“Der Kontakt des Zeichners——Schoner schreiben: Tanztheater aus Taiwan eroffnet das “In Transit” Festival”,英譯見“The Touch of the Painter——Beautiful writing: Dance theatre from Taiwan opens the “In-Transit” Festival”。

用身體揮毫

這是2003年,雲門以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行草》(2001)為美國舞蹈節揭幕,舞評家傑克.安德森(Jack Anderson)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舞評中譯。作者深入評析《行草》以燈光意象與舞者肢體隱喻書法的內在意涵,並讚許《行草》製作群:舞台設計林克華、燈光設計張贊桃、服裝設計林璟如、以及作曲家瞿小松「創造了劇場的神奇」!原文見“Making Brush Strokes With the Body”。

瑪莎.葛蘭姆訪台

這是1974年,美國現代舞宗師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於1974年訪台,舞蹈家林懷民在國父紀念館為她即席翻譯。照片的攝影家郭英聲,旅法多年,作品多次於巴黎、東京、台北等地展出,為法國文化部、巴黎龐畢度中心、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現代舞登上了絲綢之路

這是2000年,雲門參加法國第九屆里昂國際雙年舞蹈節(Biennale de la Danse),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水月》(Moon Water, 1998),舞評家Victor Ignatov隔年1月在俄文《芭蕾》雜誌(Ballet Tanz)發表的舞評中譯。文中認為「古老中國的審美觀念,透過現代舞蹈肢體語彙,再結合巴哈組曲的不朽哲思,傳達出了驚人的視覺效果」,讓人窺見了「放慢速度似的精靈世界」。

無聲的震撼——我與約翰.凱吉的最後對話

這是2003年,編舞家林懷民舞作《松煙》首演,節目單中收錄大陸作曲家譚盾的文章,本章是1992年,美國音樂家約翰.凱吉逝世,譚盾發表在《表演藝術》雜誌的專文。文中詳述約翰.凱吉震撼西方音樂界的音樂美學。並包含作者與約翰.凱吉的對談紀錄。雲門收錄於「《薪傳》《松煙》2003年雲門30週年公演節目單」。

為生命找一個落腳的小方格——在「家族合唱」的錄音訪問之後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家族合唱》(1997)的口述歷史訪問者,盧健英所寫的文章。文中記述受訪者所陳述的歷史事件,交織出二十世紀台灣的歷史圖像。本文亦收錄於「《家族合唱》1997年秋季公演節目單」和「《水月》《家族合唱》《九歌》2000年雲門舞集『回家演出』節目單」。  

為台灣土壤注入最豐沃的DNA

這是2013年,誠品集團董事長吳清友為「雲門四十週年 打開雲門」所寫的文章。作者從與編舞家林懷民的信息互動,表述共同為台灣盡力的心願與努力。本文收錄在「稻禾2013年雲門40公演節目單」。

資料總筆數: 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