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名稱 摘要
林懷民大學獨照之二

這是1968年,編舞家林懷民大學時期獨照。照片的攝影家龍思良,台灣現代攝影同人團體「V-10視覺藝術群」的創始元老,跨足紀實攝影、繪畫及設計,曾任《文星》編輯,台視美術指導。

林懷民大學獨照之三

這是1968年,編舞家林懷民大學時期獨照。照片的攝影家龍思良,台灣現代攝影同人團體「V-10視覺藝術群」的創始元老,跨足紀實攝影、繪畫及設計,曾任《文星》編輯,台視美術指導。

林懷民大學獨照之一

這是1966年,編舞家林懷民大學時期獨照。

林懷民在菩提迦耶

這是2001年,編舞家林懷民在印度菩提迦耶。照片的攝影家張贊桃,雲門舞集技術總監,長期為雲門舞作設計燈光。

林懷民和他的雲門舞集

這是1973年,《綜合月刊》記者周平的介紹文章,收錄於「雲門首演節目單」。作者記述編舞家林懷民從寫作轉為跳舞,赴紐約瑪莎.葛蘭姆舞蹈學校學習現代舞的歷程,以及回國後成立雲門舞集,與年輕舞者致力於現代舞創作的現況。文中提及雲門的創團理念,並介紹雲門舞者吳秀蓮與吳素君。

林懷民創作的新高峰

這是2005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狂草》首演,舞評家Diane Baker在《台北時報》(Taipei Times)的舞評中譯。作者認為,《狂草》還原了舞蹈的基本元素,是當今舞壇的頂尖之作,且「雲門已是一個具有世界級水準的舞團,足可與倫敦、紐約、法蘭克福等地最好的舞團分庭抗禮。」文中並提及舞者周章佞、邱怡文、溫璟靜突出的表現。原文見"The best times for Lin Hwai-min"。

林懷民2008年獨照

這是2008年,編舞家林懷民的獨照。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林懷民2004年獨照

這是2004年,編舞家林懷民的獨照。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林懷民1997年獨照

這是1997年,編舞家林懷民的獨照。照片的攝影家郭英聲,旅法多年,作品多次於巴黎、東京、台北等地展出,為法國文化部、巴黎龐畢度中心、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林懷民1970年代獨照

這是1970年代,編舞家林懷民的獨照。 照片的攝影家郭英聲,旅法多年,作品多次於巴黎、東京、台北等地展出,為法國文化部、巴黎龐畢度中心、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李名覺與紅樓夢的舞台

這是雲門文獻室整理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紅樓夢》,1983年首演至2005年期間,台灣各媒體及專書中,提及國際舞台設計大師李名覺與雲門合作《紅樓夢》的相關紀錄。

有生於無——林懷民的黃金之舞

這是2002年,雲門赴美國參加「雅各枕舞蹈節」(Jacob's Pillow),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流浪者之歌》(1994),舞蹈學者蘇珊.卡本諾發表的舞評中譯,由林亞婷翻譯,刊登在《聯合報》。作者從比較東西方身體論述觀點切入,援引東西方深究人類存在意義的文學和哲學經典,評析林懷民透過舞作所傳達的哲思。

月映萬川——一趟奇異的跨時空「靈.靜之旅」

這是2000年,資深樂評人楊忠衡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水月》(1998),所寫的專文。文章詳細介紹《水月》所使用的音樂—〈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以及該演奏版本的俄國音樂家麥斯基(Mischa Maisky)與其演奏風格。本文收錄於「《水月》《家族合唱》《九歌》2000年雲門『回家演出』節目單」。

書法雲門:與身體對話

這是2009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行草三部曲》,美學家蔣勳收錄在《漢字書法之美——舞動行草》一書中的文章。作者認為,舞蹈、書寫、力量三者息息相關,《行草》(2001)是肉體的書寫記憶,《松煙》(2003)是留白的領悟,而《狂草》(2005)是墨的酣暢淋漓。本文亦收錄於「『行草三部曲』2009年秋季公演節目單」。

書法家的氣

這是2005年,雲門赴奧地利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行草》(2001),舞評家Isabella Wallnöfer在維也納《新聞報》(Die Presse)的舞評中譯。作者評述《行草》中水袖獨舞意境、作曲家瞿小松的音樂,以及張贊桃設計的燈光意象。原文見“Das Chi des Schreibers”。

書家的筆觸 林懷民舞作「行草」在德國威瑪國家劇院上演

這是2003年,雲門赴德國演出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行草》(Cursive, 2001)後,舞評家安德.懷瑟曼(Arnd Wesemann)在《南德日報》(Sueddeutsche Zeitung)的舞評。作者比較《行草》與彼得.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的電影《枕邊書》(The Pillow Book)兩者的身體論述。並認為《行草》「在劇場中將書法與身體緊密地融合在一起」是「多麼了不起的作為」。作者並讚許燈光設計張贊桃「是當今最優秀的燈光設計家」。 此為中譯,英譯見“The Painter's Touch——LIN Hwai-min's Cursive in Germany’s National Theatre Weimar”。

暈染生命漣漪

這是2013年,雲門赴馬來西亞,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流浪者之歌》(1994),《東方日報》記者劉思敏的報導。文中記述,為邀請雲門赴馬演出,「手集團」和「紫藤文化企業集團」發起「文化推手」募款活動籌措經費,所有盈餘用於提升馬來西亞的文化藝術。本文亦收錄於《打開雲門》一書。

時光流轉中,那個說故事的人——阿喀朗.汗

這是2007年,編舞家阿喀朗.汗為雲門編創舞作《迷失之影》,舞蹈學者魏淑美專訪阿喀朗.汗的文章。原載於《表演藝術》雜誌,並收錄於「《迷失之影》《斷章》2007年春季公演節目單」。作者先是概述阿喀朗.汗近年舞作的敘事性特質,後半段則為訪問記綠,阿喀朗.汗暢談他的舞蹈身體與創作風格的養成,以及如何將印度傳統卡達克舞蹈與西方現代舞的精神與訓練,交融形塑成個人身體觀。訪談中並提及他近期舞作《零度複數》、《聖獸》、《迷失之影》的內在意念。

昇華之舞

這是2000年,雲門參加法國第九屆里昂國際雙年舞蹈節(Biennale de la Danse),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水月》(Moon Water, 1998),法國《進步報》(Le Progrés)舞評家Claudie Léger所寫的短評中譯。文中認為舞者與音樂完全合而為一,達到「精神超脫的極高境界」。原文見“Transcendance”。

早年雲門後台調燈

這是1978年,雲門演出的後台,當時調燈器仍是在手工操作的階段。照片的攝影家王信,其作品以報導攝影為主,曾出版《蘭嶼.再見》攝影集等,早年常為雲門攝影。

資料總筆數: 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