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名稱 摘要
人魚公主的旅程——雲門十年

這是1983年,雲門創團十週年,第一代舞者吳素君的文章。作者自比為童話故事中,藉魔法化尾巴為雙足的「人魚公主」,為自己所熱愛的舞蹈而忍受雙足的劇痛,並回憶她加入雲門十年以來的艱辛與成長。本文收錄在「《薪傳》1983年雲門十週年紀念公演節目單」。

「中國現代樂府」結合「雲門舞集」

這是1973年,音樂家史惟亮的文章,收錄於「1973年雲門首演節目單」,以及「《薪傳》1983年雲門十週年紀念公演節目單」。作者引述中國隋唐宮廷樂舞的內容,印證「有歌有舞的時代,也就是國家民族富強而進取的時代」,並提及「青年舞蹈家林懷民,負笈美國,學會了洋人的現代舞,以再造『雲門』的豪情,選中國人寫的曲,由他(中國人)編舞,跳給中國人看。」

《薪傳》1983年雲門十週年紀念公演節目單

這是1983年雲門十週年紀念公演,演出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薪傳》(1978)的節目單,其中收錄專文包括:藝文工作者花村〈薪盡而火傳〉、雲門舞者林秀偉〈千重山.萬重門──記雲門八年生活〉、雲門舞者吳素君〈人魚公主的旅程──雲門十年〉、雲門舞者鄭淑姬〈在雲門裡長大──十十年日記手抄〉、雲門舞者杜碧桃〈雲門十年感言〉,以及記者侯惠芳採訪藝文界人士談雲門的〈說雲門〉、音樂家史惟亮的〈「中國現代樂府」結合「雲門舞集」〉。另有:雲門紀念已逝恆春民謠歌手陳達的短文〈陳達〉、十年來曾參與雲門創作的藝術家合影的〈紀念照(之一)〉、1973年雲門創團舞者合影和雲門十年舞者橫影的對照〈紀念照(之二)〉、追憶中國戲曲學者俞大綱先生、音樂家史惟亮先生和外交家葉公超先生的〈懷念與追思〉,以及〈雲門的十年〉等文。本節目單舞作題字書法家董陽孜,封面攝影姚孟嘉,平面設計霍榮齡。

中國人的天下——記廿屆巴黎國際舞蹈節的中國舞團

這是1982年,台北現代舞團在「第二十屆巴黎國際舞蹈節」中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涅槃》與《街景》,德國舞評約翰.史密特(Jochen Schmidt)在《國際舞蹈雜誌》(Ballet International) 發表的舞評,後由朱雷翻譯成中文,原載於1983年的《聯合報》。作者評論了1982年「第二十屆巴黎國際舞蹈節」中各國呈現的舞碼,其中對於林懷民的作品十分讚賞,他認為林懷民是「態度嚴謹,才華高超的編舞家」,其作品「以中國傳統為主題,融合了東方哲學、文化的富麗堂皇的舞蹈」。原文見“The Hour of the Chinese——Ensembles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and from Taiwan at the 20th Festival de Damse de Paris”。

雲門十週年藝術家合影

這是1983年,雲門十週年時,歷年合作藝術家與編舞家林懷民合照。照片的攝影家張照堂,曾獲國家文藝獎,多年為雲門拍攝照片及擔任影像設計,並從事紀錄片製作。

1982年雲門冬季公演節目單

這是1982年,雲門冬季公演的節目單。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街景》、《涅槃》、《生民》。

1982年雲門冬季公演傳單

這是1982年,雲門冬季公演的傳單。演出舞作包括:編舞家林懷民的《街景》、《涅槃》,以及《生民》。傳單形式為單張,主視覺照片為《街景》,由郭英聲攝影,霍榮齡設計。

1982年冬季公演海報

這是1982年,雲門冬季公演海報,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街景》、《涅槃》、《生民》。以《街景》為主視覺。舞者為(左起)郭美香、吳素君、葉台竹、鄭淑姬、何惠楨。由郭英聲攝影,霍榮齡設計。

七一舞展節目單

這是1982年,文建會主辦「七一舞展」的節目單。演出舞作包括:雲門舞者鄭淑姬的《雲的聯想》、編舞家黃麗薰的《那夜》、雲門舞者林秀偉的《鏡湖月》、雲門舞者何惠楨的《三重奏》、編舞家林懷民的《街景》。

《結合.孕》照片之一

這是舞者鄭淑姬的舞作《結合.孕》(1982)。舞者為羅曼菲(中前)、陶麗裕(中後)。照片的攝影家姚孟嘉,1970年代台灣鄉土寫實攝影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曾任《漢聲》雜誌社副總編輯。

《兩個人之間》照片之一

這是舞蹈家羅曼菲的舞作《兩個人之間》(1982)。舞者(前)為林秀偉。照片的攝影家姚孟嘉,1970年代台灣鄉土寫實攝影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曾任《漢聲》雜誌社副總編輯。

1982年林懷民的實驗舞展海報

這是1982年,林懷民的實驗舞展的海報。以編舞家林懷民的照片為主視覺。舞者為林懷民。由郭英聲攝影,霍榮齡設計。

《致魏京生》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致魏京生》(1982)排練的照片,舞者為林懷民。照片的攝影家林柏樑,畫家席德進入室弟子,自習攝影,擅長報導攝影和肖像攝影。

《獨舞×3》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獨舞×3》(1982),舞者為林懷民。照片的攝影家張照堂,曾獲國家文藝獎,多年為雲門拍攝照片及擔任影像設計,並從事紀錄片製作。

《街景》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街景》(1982)的照片,舞者為(左起)郭美香、吳素君、葉台竹、鄭淑姬、何惠楨。照片的攝影家郭英聲,旅法多年,作品多次於巴黎、東京、台北等地展出,為法國文化部、巴黎龐畢度中心、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1981年雲門夏季公演節目單

這是1981年,雲門夏季公演的節目單,演出舞作包括:編舞家林懷民的《廖添丁》(1979)中的〈序幕〉、《春水》、《雙人舞》、《白蛇傳》(1975)、《星宿》(1979)、《寒食》(1974)、《奇冤報》(1974)、《和風》(1980)中的〈雙人舞〉、《薪傳》(1978)中的〈渡海〉、《吳鳳》(1976),美國現代舞家杜麗絲.韓福瑞的《帕莎卡里亞與賦格》、《震盪教徒》、《水舞》,舞者林秀偉的《大地之歌》、《長鞭》(1977),鄭淑姬的《待嫁娘》(1974)、《披肩》(1974)、《鳳舞》(1978)。節目單收錄《中央日報》記者嵇若昕的文章〈「雲門舞集」將赴歐公演〉。

「雲門舞集」將赴歐公演

這是1979年,《中央日報》記者嵇若希的報導,收錄於「1981年雲門夏季公演節目單」。文中記述雲門將於九月初前往歐洲,展開為期九十天的巡迴,作七個國家共七十三場的演出。本次赴歐演出的舞碼包括:《寒食》(1973)、《奇冤報》(1974)、《待嫁娘》(1974)、《白蛇傳》(1975)、《長鞭》(1977)、《渡海》(1978)和《星宿》(1979)。

1981年雲門舞集實驗舞展節目單

這是1981年,「雲門舞集實驗舞展」的節目單。實驗舞展以樸實的方法介紹九位雲門舞者的作品,包含杜碧桃編作的《双人舞》等。並透過林懷民的解說,討論舞蹈作品形成的過程、及舞蹈與音樂、燈光相輔相成的關係。

1981年實驗舞展海報

這是1981年,雲門實驗舞展的海報。以雲門舞者照片為主視覺。舞者為(左起)葉台竹、吳素君、陳偉誠、林秀偉、王連枝(前)。海報由董陽孜題字,謝春德攝影,霍榮齡設計。

1981年首次歐洲巡迴公演海報

這是1981,年雲門首次赴歐巡迴演出的海報,以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白蛇傳》(1975)為主視覺。由舞者鄭淑姬飾白蛇、葉台竹飾許仙。

資料總筆數: 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