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名稱 摘要
1986年《薪傳》《流雲》《白蛇傳》《涅槃》《春之祭禮》香港公演節目單

這是1986年雲門赴香港演出《薪傳》(1978)、《流雲》(1984)、《白蛇傳》(1975)、《涅槃》(1982)、《春之祭禮》(1984)的節目單。

《我的鄉愁,我的歌》舞台設計之一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我的鄉愁,我的歌》(1986)的舞台設計,由舞台設計師楊其文設計,楊海光攝影。舞台設計師楊其文,美國博爾大學戲劇系碩士及建築學院碩士,印第安那大學戲劇系藝術碩士,專攻舞台設計。

1985年赴美演出前特別公演海報

這是1985年,雲門赴美演出前特別公演的海報,以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星宿》(1979)為主視覺。舞者為劉紹爐、余金文。由謝春德攝影,霍榮齡設計。

思想起陳達的歌

這是戲劇學者邱坤良所寫的文章。1981年,恆春民謠歌手陳達因車禍喪生的,作者為文悼念,以陳達貧困的一生,對比出他獨特的音樂語言。

《薪傳》1985年雲門春季公演海報

這是1985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薪傳》(1978)的海報。以《薪傳》為主視覺。由董陽孜題字,呂承祚攝影,霍榮齡設計。

《薪傳》1985年公演節目單

這是1985年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薪傳》(1978)公演的節目單。本節目單舞作名由書法家董陽孜題字,攝影家呂承祚攝影,平面設計家霍榮齡設計。

雲門舞集與許博允的音樂

這是1985年,音樂家許常惠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夢土》所寫的文章,收錄在第六屆國際藝術節「雲門舞集與許博允的音樂」演出節目單。作者簡介雲門舞集在中國現代音樂上的重要性,人林懷民以「選中國人寫的曲,由中國人編舞,跳給中國人看」的理念,促進了當代中國音樂的發展。文中提及《夢土》一百分鐘的音樂,將是許博允音樂上的總整理。

夢土上,綻放奇異的光朵

這是1985年,畫家奚淞為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夢土》所寫的文章,此文先發表在《中國時報》上,後收錄於第六屆國際藝術節「雲門舞集與許博允的音樂」演出節目單。作者從雲門舞集的成立,以及十多年來的舞作風格,看藝術家如何面對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處境,並認為這是整個社會文化的課題。

《夢土》1985年第六屆國際藝術節海報

這是1985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夢土》在第六屆國際藝術節首演的海報。以《夢土》為主視覺。由郭英聲攝影。

《夢土》1985年第六屆國際藝術節「雲門舞集與許博允的音樂」演出節目單

這是1985年,第六屆國際藝術節「雲門舞集與許博允的音樂」的節目單。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夢土》。節目單中收錄音樂家許常惠的文章〈雲門舞集與許博允的音樂〉、畫家奚淞的文章〈夢土上,綻放奇異的光朵〉、以及陳夢源的文章〈有斯土而有斯民 有斯民而有斯文——集樂舞双璧的「夢土」〉。

夢土之門——向一切敢於嘗試的藝術家致敬

這是1985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夢土》,畫家楚戈在《聯合報》發表的文章,後收錄於《雲門舞話》。作者「贊同在文化藝術上敢於大膽嘗試的人」,描述編舞家如何處理傳統與現代的舞蹈語彙,並論其舞台符號意象,認為《夢土》「是一次富有國際水準的成功演出」。

《薪傳》中的「節慶」之三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薪傳》(1978)中的〈節慶〉一景。照片的攝影家李銘訓為化學工程師,專擅表演藝術攝影,作品刊《雲門快門20》、《表演視界》等攝影集。

《薪傳》中的「唐山」之四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薪傳》(1978)中的〈唐山〉一景。舞者李靜君飾「堅持為子孫開拓前程的婦人」。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夢土》照片之二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舞作《夢土》(1985)的照片。舞者為林秀偉。照片的攝影家謝春德,創作以舞台、時尚攝影、電影劇照著稱,作品獲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夢土》照片之三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舞作《夢土》(1985)的照片。舞者為(左起)余金文、劉紹爐。照片的攝影家謝春德,創作以舞台、時尚攝影、電影劇照著稱,作品獲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音樂家與音樂

這是1984年,音樂家潘皇龍為雲門冬季公演節目單撰寫的專文,介紹本季演出舞作的音樂家與音樂。文中介紹的音樂家與音樂包括:馬水龍〈梆笛協奏曲〉、馬勒(Gustav Mahler)〈第五號交響曲第四樂章〉、賴德和〈紅樓夢第一幕「春」〉、〈眾妙〉、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winsky)〈春之祭禮〉、〈四首練習曲作品第七號〉、舒伯特(Franz Schubert)〈冬之旅〉、奇斯.傑利(Keith Jarrett)〈即興演奏〉。

1984年雲門冬季公演節目單

這是1984年,雲門春季公演的節目單。演出舞作包括:編舞家林懷民的《流雲》,《一九八四年夏.台北》,《梆笛協奏曲》,《春之祭禮.台北一九八四》,《紅樓夢》(1983)中的〈春〉,《白蛇傳》(1975)、香港編舞家黎海寧的《冬之旅》、荷蘭編舞家李昂.康寧(Leon Koning)的《禮儀篇》。節目單中收錄由音樂家潘皇龍解說的本季演出的〈音樂家與音樂〉。

1984年冬季公演海報

這是1984年,雲門冬季公演的海報。由董陽孜題字,梁家泰攝影,張叔平設計。

1984年社區校園巡迴演出海報

這是1984年,雲門赴社區校園巡迴演出的海報,以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白蛇傳》(1975)為主視覺。舞者由鄭淑姬飾青蛇,劉紹爐飾法海。由書法家董陽孜題字,攝影家郭英聲攝影,平面設計家霍榮齡設計。

台北現代舞蹈團海報(一)

這是1984年,台北現代舞蹈團的演出海報,呈現張照堂、汪其楣、林懷民作品。以十五位團員的照片為主視覺。由謝春德攝影,霍榮齡設計。

資料總筆數: 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