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 名稱 | 摘要 |
---|---|---|
![]() |
雲門2「春鬥2011」遊戲場節目單 |
這是2011年,雲門2「春鬥2011」遊戲場的節目單。演出編舞家黃翊的《機械提琴》、布拉瑞揚的《出遊》(1999)、孫尚綺的《屬輩》、鄭宗龍的《牆》(2009)。收錄專文:李玉玲的〈春鬥2011排練場記事〉。 |
![]() |
《出遊》舞作影片 |
這是2011年,編舞家布拉瑞揚的舞作《出遊》(2000)在台北城市舞台演出的影片精華版,長度為1分20秒。 |
![]() |
《牆》舞作影片 |
這是2011年,編舞家鄭宗龍的舞作《牆》(2009)在台北城市舞台演出的影片精華版,長度為1分40秒。 |
![]() |
《流浪者之歌》2011年北京國家大劇院海報 |
這是2011年,雲門赴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流浪者之歌》(1994)的海報。以編舞家林懷民舞作《流浪者之歌》為主視覺。由游輝弘攝影。 |
![]() |
《流浪者之歌》2011年德國德勒斯登國際藝術節海報 |
這是2011年,雲門赴德國德勒斯登國際藝術節(Dresden Music Festival),演出《流浪者之歌》(Songs of the Wanderers, 1994)的海報。 |
![]() |
《在路上》照片之一 |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舞作《在路上》(2013)的照片。舞者為駱思維(前)、張堅豪。照片的攝影家為陳建彰。 |
![]() |
《在路上》照片之三 |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舞作《在路上》(2013)的照片。舞者為江保樹(左)、張堅豪。照片的攝影家為陳建彰。 |
![]() |
《在路上》照片之二 |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舞作《在路上》(2013)的照片。舞者為駱思維。照片的攝影家為陳建彰。 |
![]() |
《在路上》舞作影片 |
這是2011年,編舞家鄭宗龍的舞作《在路上》在台北兩廳院實驗劇場演出的影片精華版,長度為1分31秒。 |
![]() |
2011年香港「5 Part 舞」傳單 |
這是2011年,雲門2赴香港「5 Part 舞」首演傳單,演出編舞家伍國柱的《Tantalus》(2000)、黃翊的《Ta-Ta for Now》(2009)與《流魚》(2009)、布拉瑞揚的《出遊》(1999)以及鄭宗龍的《牆》(2009)。形式為單張三折。 |
![]() |
2011年香港「5 Part 舞」演出節目單 |
這是2011年,雲門2赴香港「5 Part 舞」首演節目單,演出編舞家伍國柱的《Tantalus》(2000)、黃翊的《Ta-Ta for Now》(2009)與《流魚》(2009)、布拉瑞揚的《出遊》(1999)以及鄭宗龍的《牆》(2009)。 |
![]() |
《屋漏痕》2011年紐約下一波藝術節節目單 |
這是2011年,雲門赴紐約下一波藝術節(Next Wave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屋漏痕》(Water Stains on the Wall, 2010)的節目單。 |
![]() |
CLOUD GATE @ BAM |
這是2011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屋漏痕》(Water Stains on the Wall, 2010),本文為發表在「奧伯倫」(Oberon’s Grove)網站的文章。文中表示,「如果舞蹈是一種宗教,《屋漏痕》就是天堂」;更指出「舞者令人驚嘆,讓簡單的行走變成一種藝術形式」。 |
![]() |
Life as Brushstrokes on a Page |
這是2011年,雲門赴美國下一波藝術節(Next Wave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屋漏痕》(Water Stains on the Wall, 2010),舞評家黛博拉.喬威特(Deborah Jowitt)在紐約《網路藝術周報》(Arts Journal)發表的舞評。作者認為,「舞者肢體的掌握度、柔軟度、專注力與動作所蘊含的龐大力量十分驚人」。「看這支舞,如同看一匹紋路細緻的布絹在眼前展開,又如看到一群堅毅、美麗、和平的人們所進行的一場儀式,神秘,卻醉人」。 |
![]() |
《如果沒有你》2011年冬季公演傳單 |
這是2011年,雲門冬季公演,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如果沒有你》的傳單。形式為單張三折。 |
![]() |
《如果沒有你》2011年冬季公演海報 |
這是2011年,雲門冬季公演《如果沒有你》的海報。以編舞家林懷民舞作《如果沒有你》為主視覺。由劉振祥攝影,劉開工作室設計。 |
![]() |
《如果沒有你》舞作影片 |
這是2011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如果沒有你》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的影片精華版,長度為1分43秒。 |
![]() |
一切從十幾面鏡子和一盆洗澡水開始 |
這是2011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如果沒有你》,廣播人馬世芳在節目單發表的文章。文中指出,《如果沒有你》是林懷民向流行歌致敬的作品。林懷民十分欣賞早年的流行歌曲簡潔的旋律和直接的情感,因此挑選了與雲門同樣橫跨三、四十個年頭的流行歌曲進行舞蹈創作。 |
![]() |
不能燒毀的經典——《家族合唱》的影像重建 |
這是2011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 舞作《如果沒有你》、《家族合唱》(1997),雲門文獻室主任陳品秀在節目單發表的文章。文章自2008年雲門八里大排練場火災談 起。作者詳述《家族合唱》整個製作從燒毀、重建到再現的過程。作者認為,《家族合唱》是台灣百年歷史的史詩舞劇,是雲門最不 可燒毀的經典。 |
![]() |
向生命投降——訪白光 |
這是2011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如果沒有你》,節目單收錄美學家蔣勳於1978年專訪歌星白光的文章,原載於《雄獅美術》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