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名稱 摘要
《在高處》照片之六

這是編舞家伍國柱舞作《在高處》(2004)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家林敬原,《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任《台灣日報》攝影主任。

《在高處》照片之八

這是編舞家伍國柱舞作《在高處》(2004)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家林敬原,《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任《台灣日報》攝影主任。

《在高處》照片之四

這是編舞家伍國柱舞作《在高處》(2004)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在高處》照片之二

這是編舞家伍國柱舞作《在高處》(2004)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在高處》照片之三

這是編舞家伍國柱舞作《在高處》(2004)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在高處》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伍國柱舞作《在高處》(2004)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前進,又後退》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伍國柱的舞作《前進,又後退》(2002)。舞者(左起)為蘇依屏、楊孝萱、彭馨瑤、楊淩凱、葉博聖、許嘉卿、張建明、呂筱梅、楊玉琳。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前進,又後退》照片之二

這是編舞家伍國柱的舞作《前進,又後退》(2002)。舞者(左起)為蘇依屏、楊孝萱、彭馨瑤、楊淩凱、葉博聖、張建明、許嘉卿、呂筱梅、楊玉琳。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Tantalus》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伍國柱的舞作《Tantalus》(2001) 。舞者(左起)為楊玉琳、蔡銘元、Ashley Dolman、楊淩凱、呂筱梅、楊孝萱、許嘉卿、孫尚綺。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伍國柱 簡介

這是編舞家伍國柱的簡介,內容記述伍國柱的生平以及創作經歷。

伍國柱 生平年表

這是編舞家伍國柱的生平年表。

《斷章》 舞台圖之一

這是編舞家伍國柱為他的舞作,全版《斷章》所繪的舞台圖手稿。

林懷民的大地頌歌

這是收錄在2014年出版的雲門40週年舞作《稻禾》DVD的文字。文中描繪池上風光、雲門參與池上稻穗藝術節的演出景況,以泥土,花粉,榖實,風,水,火這些自然界的因素為題起舞,訴說稻米的生命週期,也委婉喻示人生。

思想起陳達的歌

這是戲劇學者邱坤良所寫的文章。1981年,恆春民謠歌手陳達因車禍喪生的,作者為文悼念,以陳達貧困的一生,對比出他獨特的音樂語言。

《薪傳》的音樂〈間奏曲〉(思想起)的歌詞

這是恆春民謠歌手陳達演唱的〈思想起〉,在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薪傳》(1978)中,三段「間奏曲」的歌詞。歌詞內容描述三百年前台灣先民渡海來台,歷盡艱辛,將台灣開墾為三百年後人人知的好所在,並期勉承先祖餘蔭的後代子孫,飲水思源。當年錄音一唱三小時未歇,《薪傳》只取其中一部分作為演出的「間奏曲」。

《Aller simple》照片之二

這是劇場創作者蔡柏璋,為雲門2「春鬥2018」編創舞作《Aller simple》(2018)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師陳又維,擅長劇場及表演藝術攝影,亦有電影劇照作品如《一席之地》、《命運化妝師》等。

《Aller simple》照片之一

這是劇場創作者蔡柏璋,為雲門2「春鬥2018」編創舞作《Aller simple》(2018)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師陳又維,擅長劇場及表演藝術攝影,亦有電影劇照作品如《一席之地》、《命運化妝師》等。

《毛月亮》舞作影片

這是2019年,編舞家鄭宗龍的舞作《毛月亮》的宣傳片,長度為1分16秒。

《松煙》西班牙巴塞隆納葛瑞克藝術節戶外劇場觀眾

這是2018年雲門赴西班牙巴塞隆納葛瑞克藝術節、在戶外劇場演出《松煙》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師是中央通訊社記者汪宜儒。

《松煙》西班牙巴塞隆納葛瑞克藝術節戶外劇場演出

這是2018年雲門赴西班牙巴塞隆納葛瑞克藝術節、在戶外劇場演出《松煙》的照片。

資料總筆數: 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