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 名稱 | 摘要 |
---|---|---|
![]() |
在自己的土地上起舞 雲門舞集與台灣四十年 |
這是2013年,文化評論人張鐵志為「雲門四十週年 打開雲門」所寫的文章。作者以四階段分別敘述雲門初期作品取自中國傳統民間文化、八○年代台灣的社會情況、九○年代復出後的內省,以及現在的回歸土地。本文收錄在「稻禾2013年雲門40公演節目單」。 |
![]() |
大陸望雲門 |
這是2013年,中國大陸生活月刊主編謝培為「雲門四十週年 打開雲門」所寫的文章。作者詳述自1993年,「雲門舞集」在北京上演「薪傳」後,對中國大陸現代舞發展的影響。本文收錄在「稻禾2013年雲門40公演節目單」。 |
![]() |
《屋漏痕》2012年澳洲阿德雷得藝術節節目單 |
這是2012年,雲門赴澳洲阿德雷得藝術節(Adelaide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屋漏痕》(Water Stains on the Wall, 2010)的節目單。形式為單張三折。 |
![]() |
Tears in Heaven |
這是2012年,雲門赴新加坡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屋漏痕》(Water Stains on the Wall, 2010),舞評家Stephanie Burridge在《飛墨評論網》(The Flying Inkpot)發表的舞評。作者認為,舞者精巧的能量,賦予雲門截然不同於其他舞團的面貌,並稱看似不費吹灰之力的《屋漏痕》,宏偉大器、流暢有力。 |
![]() |
《屋漏痕》2012年德國伍爾斯堡舞動藝術節節目單 |
這是2012年,雲門赴德國伍爾斯堡舞動藝術節(Movimentos,Festwochen der Autostadt in Wolfsburg),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屋漏痕》(Water Stains on the Wall, 2010)的節目單。形式為單張對折再三折。 |
![]() |
《九歌》2012年「雲門走過2000場」紀念卡 |
這是2012年,雲門第2000場演出的紀念卡。當季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九歌》(1993),由劉振祥攝影,林巧若設計。 |
![]() |
《九歌》2012年秋季公演苗北演出傳單 |
這是2012年,雲門秋季公演巡迴至苗北,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九歌》(1993)的傳單。形式為單張六折。 |
![]() |
《九歌》2012年秋季公演海報 |
這是2012年,雲門秋季公演《九歌》(1993)的海報。以編舞家林懷民舞作《九歌》為主視覺。由劉振祥攝影,劉開工作室設計。 |
![]() |
《九歌》2012年秋季公演節目單 |
這是2012年,雲門秋季公演,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九歌》(1993)的節目單。收錄專文包括:美學家蔣勳的〈諸神復活〉、攝影家張照堂的〈旅人《九歌》〉、舞評家安得列.勒沛奇的〈後殖民主義 跨文化主義——台灣編舞家林懷民找到了一種舞蹈的新身/聲〉以及音樂家林芳宜的〈凡人之身.神祇之語——九歌音樂導聆〉。 |
![]() |
《九歌》2012年秋季公演傳單 |
這是2012年,雲門秋季公演,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九歌》(1993)的傳單。形式為單張四折。 |
![]() |
諸神復活 |
這是2012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九歌》(1993),節目單收錄美學家蔣勳在《九歌——諸神復活》一書中的文章。作者指出,舞作《九歌》借助亞洲現存的原始儀式、祭典和歌舞,讓屈原《九歌》中的諸神重新有了熱烈的魂魄與體溫。 |
![]() |
旅人《九歌》 |
這是2012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九歌》(1993),節目單收錄攝影家張照堂1993年在《中國時報》發表的文章。作者從《九歌》中穿越舞台的旅人發想,將旅人「疲憊但不失追尋的心」,延伸至諸多的感懷與隱喻。本文亦刊載於「《九歌》2007年秋季公演節目單」和「《九歌》2012年秋季公演節目單」。 |
![]() |
凡人之聲.神祇之語 |
這是2012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九歌》(1993),作曲家林芳宜在節目單發表《九歌》的音樂導聆。文中依〈迎神〉與〈禮魂〉、〈東君〉與〈司命〉、〈湘夫人〉、〈山鬼〉、〈國殤〉的順序,依次介紹、分析各段落的音樂特質與結構。 |
![]() |
2012年雲門2紐約首演演出節目單 |
這是2012年,雲門2赴美國巡演,於紐約喬伊斯劇院(Joyce Theater)首演的節目單,演出編舞家伍國柱的《Tantalus》(2000)、黃翊的《Ta-Ta for Now》(2009)與《流魚》(2009)、布拉瑞揚的《出遊》(1999)以及鄭宗龍的《牆》(2009)。 |
![]() |
2012年雲門2紐約首演傳單 |
這是2012年,雲門2赴美國巡演,於紐約喬伊斯劇院(Joyce Theater)首演傳單,演出編舞家伍國柱的《Tantalus》(2000)、黃翊的《Ta-Ta for Now》(2009)與《流魚》(2009)、布拉瑞揚的《出遊》(1999)以及鄭宗龍的《牆》(2009)。形式為單張雙面。 |
![]() |
2012年雲門2國泰藝術節校園巡迴上海復旦大學演出海報 |
這是2012年,雲門2赴中國大陸校園巡演,於上海復旦大學演出的海報,演出編舞家伍國柱的《斷章》(2004)、黃翊的《流魚》(2009)、布拉瑞揚的《搞不定》,以及鄭宗龍的《牆》(2009)。以舞者駱思維為主視覺。由劉振祥攝影。 |
![]() |
2012年雲門2國泰藝術節校園巡迴上海復旦大學演出傳單 |
這是2012年,雲門2赴中國大陸校園巡演,於上海復旦大學演出的傳單,演出編舞家伍國柱的《斷章》(2004)、黃翊的《流魚》(2009)、布拉瑞揚的《搞不定》,以及鄭宗龍的《牆》(2009)。形式為單張五折。 |
![]() |
2012年雲門2北京國家大劇院公演節目單 |
這是2012年,雲門2赴中國大陸巡演,於北京國家大劇院首演的節目單,演出編舞家伍國柱的《Tantalus》(2000)、黃翊的《Ta-Ta for Now》(2009)與《流魚》(2009)、布拉瑞揚的《出遊》(1999),以及鄭宗龍的《牆》(2009)。 |
![]() |
2012年雲門2北京國家大劇院公演海報 |
這是2012年,雲門2赴中國大陸巡演,於北京國家大劇院首演的海報,演出編舞家伍國柱的《Tantalus》(2000)、黃翊的《Ta-Ta for Now》(2009)與《流魚》(2009)、布拉瑞揚的《出遊》(1999),以及鄭宗龍的《牆》(2009)。以編舞家伍國柱舞作《Tantalus》為主視覺。由劉振祥攝影。 |
![]() |
《九歌》舞作影片 |
這是2012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九歌》(1993)在苗北藝文中心演出的影片精華版,長度為3分58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