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 名稱 | 摘要 |
---|---|---|
《薪傳》中的「拓荒」之一 |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薪傳》(1978)中的〈拓荒〉一景。舞者為(左起)李源盛、黃志文、汪志浩、王維銘、林俊宏、宋超群、吳義芳、曹桂興。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
|
《薪傳》中的「渡海」之二 |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薪傳》(1978)中的〈渡海〉一景。照片的攝影家呂承祚從事媒體傳播工作數十年,多次為雲門而拍攝照片。 |
|
《薪傳》中的「渡海」之一 |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薪傳》(1978)中的〈渡海〉一景。舞者吳義芳飾「桅手」。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
|
《薪傳》中的「節慶」之一 |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薪傳》(1978)中的〈節慶〉一景。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
|
《薪傳》中的「節慶」之三 |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薪傳》(1978)中的〈節慶〉一景。照片的攝影家李銘訓為化學工程師,專擅表演藝術攝影,作品刊《雲門快門20》、《表演視界》等攝影集。 |
|
《薪傳》中的「節慶」之二 |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薪傳》(1978)中的〈節慶〉一景。照片的攝影家謝安,出身日本早稻田大學,擅長表演藝術攝影,多次受邀於國內外發表綜合媒材作品。 |
|
《薪傳》首演前一夜排練 |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薪傳》(1978)首演前午夜,仍在雲門南京東路的排練場排練。舞者(左起)為林秀偉、黃惠聰、葉台竹、鄭淑姬、林懷民。照片由攝影家王信拍攝,其作品以報導攝影為主,曾出版《蘭嶼.再見》攝影集等,早年常為雲門攝影。 |
|
雲門承德路排練場之二 |
舞者吳素君(左)、鄭淑姬等在承德路排練場暖身。照片的攝影家阮義忠,擅長本土攝影報導,「人與土地」系列部分作品分別為法國巴黎現代美術館及法國攝影博物館收藏,著有《八尺門》等攝影集。 |
|
林懷民小學獨照 |
這是1955年,編舞家林懷民在新竹外婆家的屋頂上。當時就讀新竹東門國小三年級。 |
|
林懷民小學全家福 |
這是1956年,編舞家林懷民(最左)與家人合照。當時就讀於新竹東門國小四年級。 |
|
林懷民大學獨照之一 |
這是1966年,編舞家林懷民大學時期獨照。 |
|
林懷民大學獨照之三 |
這是1968年,編舞家林懷民大學時期獨照。照片的攝影家龍思良,台灣現代攝影同人團體「V-10視覺藝術群」的創始元老,跨足紀實攝影、繪畫及設計,曾任《文星》編輯,台視美術指導。 |
|
林懷民大學獨照之二 |
這是1968年,編舞家林懷民大學時期獨照。照片的攝影家龍思良,台灣現代攝影同人團體「V-10視覺藝術群」的創始元老,跨足紀實攝影、繪畫及設計,曾任《文星》編輯,台視美術指導。 |
|
林懷民1970年代獨照 |
這是1970年代,編舞家林懷民的獨照。 照片的攝影家郭英聲,旅法多年,作品多次於巴黎、東京、台北等地展出,為法國文化部、巴黎龐畢度中心、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
|
林懷民於紐約留影 |
這是1972年,編舞家林懷民在紐約的獨照。 |
|
林懷民和他的雲門舞集 |
這是1973年,《綜合月刊》記者周平的介紹文章,收錄於「雲門首演節目單」。作者記述編舞家林懷民從寫作轉為跳舞,赴紐約瑪莎.葛蘭姆舞蹈學校學習現代舞的歷程,以及回國後成立雲門舞集,與年輕舞者致力於現代舞創作的現況。文中提及雲門的創團理念,並介紹雲門舞者吳秀蓮與吳素君。 |
|
如是我舞——側寫雲門舞集 |
這是1973年,媒體工作者趙克露在《幼獅文藝》發表的文章,收錄於「雲門首演節目單」。作者記述編舞家林懷民從小到大接觸舞蹈的經歷,以及決心要實現「中國人用中國的音樂,跳中國人編的舞」的理想。文中介紹雲門舞者排舞、練舞的過程,並簡介雲門首次公演的舞作《盲》。 |
|
美新處演講動作示例之二 |
這是1973年,美新處演講動作示例,舞者(右起)吳秀蓮、何惠楨、林懷民、杜美錦。 |
|
美新處演講動作示例之一 |
這是1973年,舞蹈家林懷民在美新處演講。 |
|
1973年雲門舞集的第一張海報 |
這是1973年,雲門創團首演的海報,以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盲》(1975)為主視覺。由郭英聲攝影,凌明聲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