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 名稱 | 摘要 |
---|---|---|
林懷民魂牽夢縈舞紅樓 賴德和朝思暮想譜樂曲 |
這是1983年,資深新聞工作者黃寤蘭在《聯合報》的報導。文中描述編舞家林懷民與作曲家賴德和創作《紅樓夢》(1983)的構想及過程,以及《紅樓夢》各幕主題。本文亦收錄於「《紅樓夢》1994年雲門舞集夏季公演節目單」。 |
|
說雲門 |
這是1983年,雲門創團十週年,由記者侯惠芳採訪撰寫十年來關心雲門、曾與雲門共事的各界人士,對雲門成立十年的感想。受訪者包括教育部長朱匯森、文建會主委陳奇祿、音樂家申學庸、政大文學院院長徐佳士、作曲家許常惠、聲樂家劉塞雲、建築家漢寶德、舞蹈家黃麗薰、蔡瑞月、林麗珍、作曲家賴德和、馬水龍、許博允、溫隆信、雕刻家朱銘、藝術家楚戈、作家林海音、漢聲雜誌總編吳美雲、攝影家張照堂、舞台燈光設計家聶光炎、警廣主持人凌晨、專欄作家薇薇夫人、平劇藝術家周正榮。本文收錄在「《薪傳》1983年雲門十週年紀念公演節目單」。 |
|
人魚公主的旅程——雲門十年 |
這是1983年,雲門創團十週年,第一代舞者吳素君的文章。作者自比為童話故事中,藉魔法化尾巴為雙足的「人魚公主」,為自己所熱愛的舞蹈而忍受雙足的劇痛,並回憶她加入雲門十年以來的艱辛與成長。本文收錄在「《薪傳》1983年雲門十週年紀念公演節目單」。 |
|
雲門十年感言 |
這是1983年,雲門創團十週年,第一代舞者杜碧桃的文章。作者回憶她加入雲門的緣由、林懷民訓練舞者的方法,以及作者個人十年來成長的歷程。本文收錄在「《薪傳》1983年雲門十週年紀念公演節目單」。 |
|
千重山.萬重門——記雲門八年生活 |
這是1983年,雲門創團十週年,第一代舞者林秀偉的文章,原刊登在《中國時報》。作者回憶她加入雲門的緣由,自我追求的過程,以及加入雲門前後的成長、排練與演出的甘苦,並提及自己一度離開雲門又重回雲門的心境。本文後收錄於「《薪傳》1983年雲門十週年紀念公演節目單」。 |
|
在雲門裡長大——十年日記手抄 |
這是1983年,雲門創團十週年,第一代舞者鄭淑姬的文章。作者摘錄她個人的日記,回憶加入雲門十年以來各階段的心境轉折,掙扎與抉擇、委屈與釋懷、辛酸與喜悅、成長與蛻變。本文收錄在「《薪傳》1983年雲門十週年紀念特別公演節目單」。 |
|
雲門十週年藝術家合影 |
這是1983年,雲門十週年時,歷年合作藝術家與編舞家林懷民合照。照片的攝影家張照堂,曾獲國家文藝獎,多年為雲門拍攝照片及擔任影像設計,並從事紀錄片製作。 |
|
《薪傳》1983年雲門十週年紀念公演海報(一) |
這是1983年,雲門十週年紀念公演的海報,以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薪傳》(1978)為主視覺。由楊嘉慶攝影,霍榮齡設計。 |
|
《薪傳》1983年雲門十週年紀念公演海報(二) |
這是1983年,雲門十週年紀念公演的海報,以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薪傳》(1978)為主視覺。由董陽孜題字,楊嘉慶攝影,霍榮齡設計。 |
|
《薪傳》1983年雲門十週年紀念公演節目單 |
這是1983年雲門十週年紀念公演,演出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薪傳》(1978)的節目單,其中收錄專文包括:藝文工作者花村〈薪盡而火傳〉、雲門舞者林秀偉〈千重山.萬重門──記雲門八年生活〉、雲門舞者吳素君〈人魚公主的旅程──雲門十年〉、雲門舞者鄭淑姬〈在雲門裡長大──十十年日記手抄〉、雲門舞者杜碧桃〈雲門十年感言〉,以及記者侯惠芳採訪藝文界人士談雲門的〈說雲門〉、音樂家史惟亮的〈「中國現代樂府」結合「雲門舞集」〉。另有:雲門紀念已逝恆春民謠歌手陳達的短文〈陳達〉、十年來曾參與雲門創作的藝術家合影的〈紀念照(之一)〉、1973年雲門創團舞者合影和雲門十年舞者橫影的對照〈紀念照(之二)〉、追憶中國戲曲學者俞大綱先生、音樂家史惟亮先生和外交家葉公超先生的〈懷念與追思〉,以及〈雲門的十年〉等文。本節目單舞作題字書法家董陽孜,封面攝影姚孟嘉,平面設計霍榮齡。 |
|
《紅樓夢》1983年首演節目單 |
這是1983年雲門十週年紀念特別公演,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紅樓夢》首演的節目單。《紅樓夢》也是台北市社教館開館首演的節目。 |
|
台北現代舞蹈團海報(一) |
這是1984年,台北現代舞蹈團的演出海報,呈現張照堂、汪其楣、林懷民作品。以十五位團員的照片為主視覺。由謝春德攝影,霍榮齡設計。 |
|
台北現代舞蹈團海報(二) |
這是1984年,台北現代舞蹈團的演出海報。以舞者鄭淑姬的舞作《結合.孕》為主視覺。舞者為羅曼菲。由Yao Meng-Chia(姚孟嘉)攝影,Huo Rong-Ling(霍榮齡)設計。 |
|
1984年冬季公演海報 |
這是1984年,雲門冬季公演的海報。由董陽孜題字,梁家泰攝影,張叔平設計。 |
|
《春之祭禮.台北一九八四》1984年春季公演海報 |
這是1984年,雲門春季公演的海報。由董陽孜題字,梁家泰攝影,霍榮齡設計。 |
|
1984年雲門冬季公演節目單 |
這是1984年,雲門春季公演的節目單。演出舞作包括:編舞家林懷民的《流雲》,《一九八四年夏.台北》,《梆笛協奏曲》,《春之祭禮.台北一九八四》,《紅樓夢》(1983)中的〈春〉,《白蛇傳》(1975)、香港編舞家黎海寧的《冬之旅》、荷蘭編舞家李昂.康寧(Leon Koning)的《禮儀篇》。節目單中收錄由音樂家潘皇龍解說的本季演出的〈音樂家與音樂〉。 |
|
1984年雲門春季公演節目單 |
這是1984年,雲門春季公演的節目單。演出舞作包括:編舞家林懷民的《涅槃》(1982)、《春之祭禮.台北一九八四》,菲麗絲.葛特利斯(Phyllis Gutellius)的《流沙》、《風的回聲》,以及舞者林秀偉的《道》。 |
|
1984年社區校園巡迴演出海報 |
這是1984年,雲門赴社區校園巡迴演出的海報,以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白蛇傳》(1975)為主視覺。舞者由鄭淑姬飾青蛇,劉紹爐飾法海。由書法家董陽孜題字,攝影家郭英聲攝影,平面設計家霍榮齡設計。 |
|
音樂家與音樂 |
這是1984年,音樂家潘皇龍為雲門冬季公演節目單撰寫的專文,介紹本季演出舞作的音樂家與音樂。文中介紹的音樂家與音樂包括:馬水龍〈梆笛協奏曲〉、馬勒(Gustav Mahler)〈第五號交響曲第四樂章〉、賴德和〈紅樓夢第一幕「春」〉、〈眾妙〉、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winsky)〈春之祭禮〉、〈四首練習曲作品第七號〉、舒伯特(Franz Schubert)〈冬之旅〉、奇斯.傑利(Keith Jarrett)〈即興演奏〉。 |
|
夢土上,綻放奇異的光朵 |
這是1985年,畫家奚淞為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夢土》所寫的文章,此文先發表在《中國時報》上,後收錄於第六屆國際藝術節「雲門舞集與許博允的音樂」演出節目單。作者從雲門舞集的成立,以及十多年來的舞作風格,看藝術家如何面對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處境,並認為這是整個社會文化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