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名稱 摘要
「紅樓夢」照片之五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紅樓夢》(1983)中的〈春〉一景。由周章佞(左起)飾「綠衣女子」,楊儀君飾「藍衣女子」,溫璟靜飾「紫衣女子」,董述帆飾「金黃衣女子」。服裝由林璟如設計。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紅樓夢」照片之八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紅樓夢》(1983)中的〈春〉一景。由楊儀君(左起)飾「藍衣女子」,許慧玲飾「青衣女子」,張玉環飾「粉藍衣女子」,董述帆飾「金黃衣女子」,李靜君飾「紅衣女子」,吳義芳飾「園子裡的年輕人」,張秀萍飾「白衣女子」,周章佞飾「綠衣女子」,溫璟靜飾「紫衣女子」,王薔媚飾「黃衣女子」。服裝由林璟如設計。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紅樓夢」照片之六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紅樓夢》(1983)中的〈春〉一景。由張慈妤(中)飾「侍女」。服裝由林璟如設計。照片的攝影家游輝弘,曾任《民生報》文化版攝影記者及《天下》雜誌攝影編輯多年,目前旅居美國。

「紅樓夢」照片之十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紅樓夢》(1983)中的〈夏〉一景。由董述帆(左)飾「金黃衣女子」,劉豔霜飾「侍女」。服裝由林璟如設計。照片的攝影家游輝弘,曾任《民生報》文化版攝影記者及《天下》雜誌攝影編輯多年,目前旅居美國。

「紅樓夢」照片之十一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紅樓夢》(1983)中的〈夏〉一景。由徐耀成(後方左起)飾「園子裡的男子」,張玉環飾「粉藍衣女子」,吳義芳(前方左起)飾「園子裡的年輕人」,周章佞飾「綠衣女子」。服裝由林璟如設計。照片的攝影家謝安,出身日本早稻田大學,擅長表演藝術攝影,多次受邀於國內外發表綜合媒材作品。

「紅樓夢」照片之十七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紅樓夢》(1983)中的〈冬〉一景。由葉台竹(前)飾「出了園子的年輕人」,張秀萍(上)飾「白衣女子」,汪志浩(左起)、黃旭徽、劉志國飾「黑衣人」。服裝由林璟如設計。照片的攝影家謝安,出身日本早稻田大學,擅長表演藝術攝影,多次受邀於國內外發表綜合媒材作品。

「紅樓夢」照片之十三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紅樓夢》(1983)中的〈夏〉一景。由劉志國(左起)、徐耀成、黃旭徽飾「園子裡的男子」,周偉萍、溫璟靜飾「園子裡的女子」,吳義芳飾「園子裡的年輕人」。服裝由林璟如設計。照片的攝影家謝安,出身日本早稻田大學,擅長表演藝術攝影,多次受邀於國內外發表綜合媒材作品。

「紅樓夢」照片之十五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紅樓夢》(1983)中的〈秋〉一景。由張慈妤(左起)飾「侍女」,鄧桂複飾「出了園子的年輕人」,董述帆飾「金黃衣女子」,劉豔霜飾「侍女」。服裝由林璟如設計。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紅樓夢」照片之十八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紅樓夢》(1983)中的〈冬〉一景。由張秀萍飾「白衣女子」,汪志浩飾「黑衣人」。服裝由林璟如設計。照片的攝影家謝安,出身日本早稻田大學,擅長表演藝術攝影,多次受邀於國內外發表綜合媒材作品。

「紅樓夢」照片之十六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紅樓夢》(1983)中的〈冬〉一景。由汪志浩(左)飾「黑衣人」,王守娟飾「白衣女子」。服裝由林璟如設計。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紅樓夢」照片之十四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紅樓夢》(1983)中的〈秋〉一景。由吳義芳(左起)飾「園子裡的年輕人」,張秀萍飾「白衣女子」,鄧桂複飾「出了園子的年輕人」。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紅樓夢」照片之四

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紅樓夢》(1983)中的〈春〉一景。由吳義芳(前)飾「園子裡的年輕人」,張秀萍(後左)飾「白衣女子」,李靜君飾「紅衣女子」。服裝由林璟如設計。照片的攝影家謝安,出身日本早稻田大學,擅長表演藝術攝影,多次受邀於國內外發表綜合媒材作品。

《水.鏡》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何曉玫的舞作《水.鏡》(1994)。舞者(前左起)為黃旭徽、王維銘、周章佞、董述帆等。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1994年雲門春季公演傳單

這是1994年,雲門春季公演的傳單。演出舞作包括:編舞家林懷民的《稻香》以及《九歌》(1993)中的〈國殤〉〈禮魂〉,編舞家古名伸的《緘默之島》,編舞家何曉玫的《水.鏡》,編舞家黎海寧的《春之祭》。傳單形式為單張,主視覺為劉振祥攝影的照片,霍榮齡設計。

1994年雲門春季公演節目單

這是1994年,雲門春季公演的節目單。演出舞作包括:編舞家林懷民的《稻香》以及《九歌》(1993)中的〈國殤〉〈禮魂〉,編舞家古名伸的《緘默之島》,何曉玫的《水.鏡》,黎海寧的《春之祭》。節目單收錄文章包括:〈當事人說當夜——「春之祭」的首演〉,以及林懷民的〈連環套——淺釋黎海寧的「春之祭」〉。

當事人說當夜——「春之祭」的首演

這是1994年,雲門春季公演節目單中的文章,描述《春之祭》1913年首演時的景況。本文取材自國家音樂廳「尋找音樂經驗」系列之三節目手冊,分別摘錄《春之祭》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指揮家皮耶爾.孟都(Pierre Monteux),以及詩人高克多對首演的回憶。

連環套——淺釋黎海寧的「春之祭」

這是1994年,編舞家林懷民為編舞家黎海寧的舞作《春之祭》所寫的專文,收錄於「1994年春季公演節目單」。文章前半介紹由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作曲,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編舞的原版《春之祭》,後半描述黎海寧編作的《春之祭》,認為這是一幅「九十年代動盪的浮世繪」。

《稻香》舞作影片

這是1994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稻香》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的影片精華版,長度為1分39秒。

《九歌》《薪傳》1994年維也納國際藝術節節目單

這是1994年,雲門首度赴「維也納國際藝術節」(Tanz '94),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九歌》(Nine Songs, 1993)和《薪傳》(Legency, 1978)的德文節目單。收錄約翰.史密特(Jochen Schmidt)所寫的“Das Wolkentor zur Tanzkunst”。

《雲門音樂系列➅➆ 紅樓夢交響曲》

《紅樓夢》的配樂《紅樓夢交響曲》,是作曲家賴德和為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紅樓夢》(1983)所譜寫的長篇交響詩。此曲是賴德和以現代手法運用中國樂器所作的中國現代樂,全曲分為「序」、「春」、「夏」、「秋」、「冬」五段。全長87分。多次與雲門合作的台灣現代音樂家賴德和,以中西樂器為《紅樓夢》譜寫出氣勢磅礡、婉轉抒情的交響樂,並於1986年獲「國家文藝獎」。《紅樓夢交響曲》收錄於《雲門音樂系列➅➆ 賴德和作品集 紅樓夢交響曲》CD,由樊曼儂監製,陳秋盛指揮日本讀賣交響樂團演奏,王正平琵琶獨奏。本CD榮獲民國83年唱片金鼎獎。

資料總筆數: 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