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 名稱 | 摘要 |
---|---|---|
旅人《九歌》 |
這是2012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九歌》(1993),節目單收錄攝影家張照堂1993年在《中國時報》發表的文章。作者從《九歌》中穿越舞台的旅人發想,將旅人「疲憊但不失追尋的心」,延伸至諸多的感懷與隱喻。本文亦刊載於「《九歌》2007年秋季公演節目單」和「《九歌》2012年秋季公演節目單」。 |
|
新港奉天宮廣場演出 |
這是2002年,雲門2在新港奉天宮前廣場演出,舞者為林佳良。 |
|
敘述一個心靈旅程 看台灣雲門舞集「水月」 |
這是2003年,雲門於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水月》(1998),新加坡「0劇場當代舞蹈團」藝術總監陳君明在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的舞評。文中認為「林懷民對生命及人文的瞭解,他那純熟的編舞,創作了一種超越舞蹈形式的表演藝術。」並特別提及舞者周章佞、許芳宜的兩段獨舞,表示,「她們不但掌握身體對空間及音樂的結合,更讓作者感受到她們身體開發的傲人成績」。 |
|
故鄉的歌.走唱江湖 |
這是雲門出版、滾石發行的《雲門音樂系列 ①》CD。內收錄林懷民舞作的音樂,包括:《薪傳》(1978)中,由恆春民謠歌手陳達演唱的《間奏曲》(思想起),以及《我的鄉愁,我的歌》(1986)中,由歌手蔡振南演唱的《心事誰人知》、《港邊惜別》、《不應該》、《舊情綿綿》、《悲情的運命》;《牛犁歌》(1991)中,由民俗歌手陳學禮、林秋雪演唱同名歌曲,歌手陳冠華演唱《搖嬰仔歌》。 |
|
放下塵世俗念 林懷民的「水月」是今年度最佳作品之一 |
這是2003年,雲門赴紐約下一波藝術節 (Next Wave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水月》(Moon Water, 1998),舞評家皮雅.卡頓(Pia Catton)在《紐約太陽報》(The New York Sun)發表的舞評中譯。作者認為雲門舞者融合了東西方的身體訓練,在編舞家獨創性的手法下,使「舞姿之中隱含舞姿」。她並認為,將《水月》視為東西文化交融是過度簡化的說法,「這齣高度藝術化的作品,把不同的傳統組織起來,創造了更高級的新形式」。原文見“Check Your Earthbound Thoughts”。 |
|
摸索.安慰與期望——訪聶光炎 |
這是1979年,記者蔡文怡專訪舞台、燈光設計家聶光炎的文章,收錄於《廖添丁》1979年雲門春季公演節目單。文中記述聶光炎在舞台設計上的專業精神與工作態度,以及對國內整體藝術環境成長的期許。文章亦介紹了聶光炎與編舞家林懷民合作的《哪吒》(1974)、《夸父追日》(1977)、《孔雀東南飛》(1977)等舞作設計。 |
|
捨此身外,別無他想——敬致《水月》的演出 |
這是1998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水月》首演,藝術家蔣勳在《聯合報》副刊發表的文章。文中闡述雲門早期傾向敘事的舞蹈,如《白蛇傳》、《薪傳》,至《水月》則回歸於舞者身體、動作本身,一種由外而內的轉化。本文英譯見〈Bodies That Blossom Like Spring Flowers〉。 |
|
找尋一個自己的城市 |
這是1995年,雲門春季公演演出編舞家黎海寧的舞作《看不見的城市》,舞蹈學者廖抱一為節目單所寫的專文,本文收錄於「《看不見的城市》《悲歌交響曲》1995年春季公演節目單」。文中比較卡爾維諾的小說與黎海寧的舞作,解析兩者的背景、結構與主題,並論述黎海寧的舞蹈風格與動作語彙。 |
|
打開雲門 |
本書是由蔣慧仙主編,果力文化2013年出版。內容涵蓋雲門「白蛇傳」等舞作特寫、台灣與世界友人眼中的雲門、及雲門舞台技術四十年來大躍進體現在舞作的成果。並專訪創辦人林懷民、舞者、行政與技術人員,記錄雲門創作與運作的過程。 |
|
我與舞劇「廖添丁」 |
這是1979年,作曲家馬水龍為《廖添丁》1979年雲門春季公演節目單所寫的文章。作者記述自己與編舞家林懷民合作舞劇《廖添丁》的始末,以及創作該劇交響樂的心路歷程。 |
|
我的身體三部曲 |
這是2001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行草》首演,雲門舞者周章佞在節目單上寫的文章。舞者自述雲門的訓練如何影響身體質感的轉變:1994年,跳《流浪者之歌》時她體悟身體的內在精力;1997年為《水月》(1998)向熊衛學習太極導引的放鬆與無為;2001年為《行草》向徐紀學習武術裡「中國哲學式思考的身體」——是為雲門舞者身體質變的三部曲。 |
|
我的歌啊我的歌 |
這是1986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我的鄉愁,我的歌》,林懷民為節目單所寫的專文,收錄於《1986年雲門冬季公演節目單》。文中記述《我的鄉愁,我的歌》舞台概念來源,從收錄在攝影家張照堂主編的《生活筆記》的一張相片,到畫家奚淞以此創作出的一系列版畫《冬日海濱》,乃至最後成為《我的鄉愁,我的歌》的舞台佈景。 |
|
懷抱希望敢於作夢的年代——寫在《紅樓夢》封箱演出之前 |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紅樓夢》(1983)的作曲家賴德和,於2005年《紅樓夢》演出前,發表於《聯合報》副刊的文章。作者自述為雲門創作《白蛇傳》(1975)和《紅樓夢》音樂的過程。本文亦刊收錄於「《紅樓夢》2005年封箱演出節目單」。 |
|
思想起陳達的歌 |
這是戲劇學者邱坤良所寫的文章。1981年,恆春民謠歌手陳達因車禍喪生的,作者為文悼念,以陳達貧困的一生,對比出他獨特的音樂語言。 |
|
心靈之旅──雲門「流浪者之歌」觀後 |
這是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流浪者之歌》(1994),舞評家莎拉.布魯克絲所發表的舞評中譯。文中介紹創作源起,並認為此作帶領觀眾經歷一趟心靈朝聖之旅。原文佚失,年份、出處不詳。 |
|
德國巴登巴登歌劇院的《水月》海報 |
這是2003年,德國巴登巴登歌劇院高掛《水月》(1998)的巨幅海報。照片的攝影家王孟超,曾任雲門舞集技術顧問,為雲門設計多齣舞作,舞台及燈光設計作品遍及舞蹈、戲劇。 |
|
德國伍爾斯堡舞動藝術節頒贈終身成就獎 |
這是2009年,林懷民獲德國伍爾斯堡舞動藝術節(Movimentos,Festwochen der Autostadt in Wolfsburg)頒贈終身成就獎。左為頒獎人福斯汽車集團董事代表Mr. Jochen Heizman。照片的攝影家Thomas Ammerpohl,德籍知名攝影家,長期為舞動藝術節拍攝舞作。 |
|
從那米中來──在多元宗教演出中的恍惚情境 |
這是1997年,雲門赴丹麥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流浪者之歌》(1994),舞評家麗莎.葛斯泰爾(Lise Garsdal)發表在丹麥《政治報》(Politiken)的舞評中譯。作者描述《流浪者之歌》舞者的表演以及舞作的象徵寓意,並認為「《流浪者之歌》不只是一場舞蹈表演,它有文化與藝術的多重指涉,同時又沌然自我,凝為一體。這樣的作品,使林懷民成為一位享譽國際的舞蹈大師。」原文見"Af ris er du kommet── I trance med tvær-religiøs danseforestilling"。本文英譯見“From Rice You Are Come──In a trance with a cross-religious performance”。 |
|
後殖民主義 跨文化主義——台灣編舞家林懷民找到了一種舞蹈的新身/聲 |
這是1995年,雲門首度赴紐約「下一波藝術節」(Next Wave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九歌》(1993),美國舞蹈學者安德列.勒沛奇(Andre Lepecki)在《國際舞蹈》雜誌(Ballet International)發表的舞評中譯,刊載於《聯合報》。作者以跨文化的觀點看《九歌》中各種元素的多向度指涉,認為「林懷民的編舞不只是運用拼貼等後現代手法,同時它還擴充了此一領域,構築新的舞蹈肢體。」本文亦收錄於「《水月》《 家族合唱》《九歌》2000年雲門「回家演出」節目單」、「《九歌》2007年秋季公演節目單」和「《九歌》2012年秋季公演節目單」。 |
|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選介 |
這是2008年,雲門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花語》,樂評家焦元溥在節目單發表的文章。文中介紹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重要錄音版本,包含卡薩爾斯、傅尼葉、托泰里耶、史塔克、羅斯托波維奇、馬友友、麥斯基等音樂家,以及今井信子的中提琴演奏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