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名稱 摘要
《捕夢》照片之二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舞作《捕夢》(2017)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家為法籍亞裔攝影家Gia To,擅長表演藝術、人物與風景攝影。

《捕夢》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舞作《捕夢》(2017)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家為法籍亞裔攝影家Gia To,擅長表演藝術、人物與風景攝影。

《在路上》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舞作《在路上》(2013)的照片。舞者為駱思維(前)、張堅豪。照片的攝影家為陳建彰。

《在路上》照片之二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舞作《在路上》(2013)的照片。舞者為駱思維。照片的攝影家為陳建彰。

《在路上》照片之三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舞作《在路上》(2013)的照片。舞者為江保樹(左)、張堅豪。照片的攝影家為陳建彰。

《十三聲》照片之五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舞作《十三聲》(2016)的照片。舞者為蘇怡潔。照片的攝影家李佳曄,擅長表演藝術攝影、商業攝影、電影劇照、活動紀錄等。2013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十三聲》照片之六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舞作《十三聲》(2016)的照片。舞者為李尹櫻。照片的攝影家李佳曄,擅長表演藝術攝影、商業攝影、電影劇照、活動紀錄等。2013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十三聲》照片之四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舞作《十三聲》(2016)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家李佳曄,擅長表演藝術攝影、商業攝影、電影劇照、活動紀錄等。2013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十三聲》照片之三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舞作《十三聲》(2016)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8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十三聲》照片之二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舞作《十三聲》(2016)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十三聲》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舞作《十三聲》(2016)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變》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的舞作《變》,舞者為宋宜倩(左)、駱思維。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莊嚴的笑話》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的舞作《莊嚴的笑話》(2006)。舞者(左起)為侯怡伶、葉文榜、廖祖儀。照片的攝影家林敬原,《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任《台灣日報》攝影主任。

《莊嚴的笑話》照片之二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的舞作《莊嚴的笑話》(2006),舞者為楊淩凱(左)、周書毅。照片的攝影家林敬原,《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任《台灣日報》攝影主任。

《瞳孔裡的灰牆》照片之二

這是編舞家蔡博丞舞作《瞳孔裡的灰牆》(2017)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家李佳曄,擅長表演藝術攝影、商業攝影、電影劇照、活動紀錄等。2013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瞳孔裡的灰牆》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蔡博丞舞作《瞳孔裡的灰牆》(2017)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家李佳曄,擅長表演藝術攝影、商業攝影、電影劇照、活動紀錄等。2013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羽化》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羅曼菲舞作《羽化》(1994)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醫院裡的春天》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羅曼菲的舞作《醫院裡的春天》(2004)。舞者(左起)為林祐如、林筱倩、葉博聖等。照片的攝影家林敬原,《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任《台灣日報》攝影主任。

《愛情》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羅曼菲的舞作《愛情》(2005)。舞者(左起)為葉文榜、侯怡伶、林筱倩、張記嘉、簡伯容。照片的攝影家許培鴻,《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為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拍攝劇照,出版攝影集《牡丹亦白》。

《愛情》照片之二

這是編舞家羅曼菲的舞作《愛情》(2005),舞者為許芳宜(左)、葉博聖。照片的攝影家許培鴻,《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為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拍攝劇照,出版攝影集《牡丹亦白》。

資料總筆數: 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