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名稱 摘要
《海濱大道》照片之二

這是雲門於1993年演出美國編舞家保羅.泰勒(Paul Taylor)的舞作《海濱大道》(1975)的照片。舞者(左起)為溫璟靜、曹桂興、王知容、林俊宏、陳鴻秋、吳義芳等。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光環》照片之一

這是雲門於1991年演出美國編舞家保羅.泰勒(Paul Taylor)的舞作《光環》(1962)的照片。舞者(左起)為鄧桂複、陳秋吟。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李名覺與紅樓夢的舞台

這是雲門文獻室整理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紅樓夢》,1983年首演至2005年期間,台灣各媒體及專書中,提及國際舞台設計大師李名覺與雲門合作《紅樓夢》的相關紀錄。

追尋一張唱片 「喬治亞民歌」說從頭

這是雲門文獻室整理的文章。文中描述編舞家林懷民因緣際會聽到「喬治亞民歌」,進而決定以其作為舞作《流浪者之歌》(1994)的配樂,以及尋找「喬治亞民歌」錄音唱片的過程。文中並介紹喬治亞民族簡史,及其民歌的風格和特色。本文收錄於「《水月》《流浪者之歌》1998年『靈.靜之旅』秋季公演節目單」。

故鄉的歌.走唱江湖

這是雲門出版、滾石發行的《雲門音樂系列 ①》CD。內收錄林懷民舞作的音樂,包括:《薪傳》(1978)中,由恆春民謠歌手陳達演唱的《間奏曲》(思想起),以及《我的鄉愁,我的歌》(1986)中,由歌手蔡振南演唱的《心事誰人知》、《港邊惜別》、《不應該》、《舊情綿綿》、《悲情的運命》;《牛犁歌》(1991)中,由民俗歌手陳學禮、林秋雪演唱同名歌曲,歌手陳冠華演唱《搖嬰仔歌》。

《紅樓夢》圖案賀年卡

這是雲門1997年的賀年卡,取《紅樓夢》1983年首演海報局部圖案設計,內附1997年雲門巡演行程。

《九歌》《紅樓夢》1997年雲門春季公演節目單

這是雲門1997年春季公演節目單,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紅樓夢》(1983)和《九歌》(1993)。收錄專文包括:評論家馬森〈文化的躍升──評林懷民的現代舞劇《紅樓夢》〉;以及評析《九歌》的兩篇文章:旅美中國學者蘇煒的〈拂手萬里荷香──在紐約「下一波」藝術節看「雲門」〉,和美國舞評家安德列.勒沛奇(Andre Lepecki)的〈後殖民主義、跨文化主義——台灣編舞家林懷民找到了一種舞蹈的新身/聲〉,該篇文章的原文見〈Postcolonialism, Interculturalism〉一文。

《紅樓夢》1994年雲門舞集夏季公演節目單

這是雲門1994年夏季公演,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紅樓夢》(1983)的節目單。收錄資深新聞工作者黃寤蘭的文章〈林懷民魂牽夢縈舞紅樓 賴德和朝思暮想譜樂曲〉。

羅曼菲照片之九

這是雲門1981年雲門歐洲巡演,(左起)羅曼菲與鄭淑姬、歐尼斯特.摩根、林懷民合照於凡爾賽宮前。

看雲門讀經典──舞動白蛇傳(簡體版)

這是藝術家蔣勳執筆,2004年遠流出版社出版,於中國大陸發行的簡體字版。書中分「白蛇的故事」、「白蛇典據」,和講述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白蛇傳》(1975)等三章,解析民間故事《白蛇傳》中的人物性格、情節鋪陳和象徵意涵。書中集結各典籍和藝術創作領域中,以《白蛇傳》為主題的圖像,並收錄多幀《白蛇傳》的演出劇照。本書另有繁體字版。

《綠色大地》照片之一

這是舞蹈家羅曼菲的舞作《綠色大地》。舞者(左起)為李文隆、陳秋吟、張玉環、鄧桂複、李靜君、吳碧容、吳義芳、張秀萍、楊美蓉、王薔媚。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兩個人之間》照片之一

這是舞蹈家羅曼菲的舞作《兩個人之間》(1982)。舞者(前)為林秀偉。照片的攝影家姚孟嘉,1970年代台灣鄉土寫實攝影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曾任《漢聲》雜誌社副總編輯。

尋找中國當代舞蹈劇場 ──《白蛇傳》

這是舞蹈學者陳雅萍針對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白蛇傳》(1975)所撰寫的專文。作者評析《白蛇傳》的身體語彙、人物刻劃、舞台象徵、舞蹈動作和文化意義。本文收錄於金革唱片《雲門.傳奇》套裝DVD導聆書。

舞台灣的歷史,跳先民的故事──《薪傳》

這是舞蹈學者陳雅萍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薪傳》(1978)所寫的專文。作者從《薪傳》首演前的時代氛圍、歷史意義,和舞作本身來分析《薪傳》的構成。文中細述舞者在新店溪畔野外訓練的過程,探討從其轉化而成的動作,並詳盡論述舞作的服裝及道具、色彩、音樂、儀式性等象徵意涵。本文收錄於金革唱片《雲門.傳奇》套裝DVD導聆書。

跨文化的身體旅程——《九歌》

這是舞蹈學者陳雅萍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九歌》(1993)所撰寫的專文。作者描述林懷民醞釀《九歌》的過程,並評析《九歌》的祭儀象徵、人物刻畫、情結鋪陳、舞蹈動作和文化意義。文章收錄於《雲門.傳奇》套裝DVD導聆書。

《薪傳》舞譜

這是舞譜家雷.庫克(Ray Cook),以拉邦舞譜(Labanotation)記錄編舞家林懷民舞作《薪傳》的(Legacy, 1978)舞譜,並為「紐約舞譜局」典藏。《薪傳》的舞譜編撰歷時四年(1998-2002)。舞譜完成後,由台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香港演藝學院、美國紐約普切斯大學,以及西澳演藝學院四國四校舞者依據舞譜,在2002年世界舞蹈聯盟(WDA)於德國舉行的年會中演出。

《結合.孕》照片之一

這是舞者鄭淑姬的舞作《結合.孕》(1982)。舞者為羅曼菲(中前)、陶麗裕(中後)。照片的攝影家姚孟嘉,1970年代台灣鄉土寫實攝影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曾任《漢聲》雜誌社副總編輯。

《待嫁娘》照片之二

這是舞者鄭淑姬的舞作《待嫁娘》(1974)於1981演出的照片。舞者為(左起)羅曼菲、鄭淑姬、初德麗。照片的攝影家謝嘯良,擅長報導攝影,曾出版攝影集《望鄉的鏡頭》。

《待嫁娘》照片之一

這是舞者鄭淑姬的舞作《待嫁娘》(1974)。舞者為(左起)王雲幼、郭美香、林秀偉。照片的攝影家郭英聲,旅法多年,作品多次於巴黎、東京、台北等地展出,為法國文化部、巴黎龐畢度中心、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自從盤古開天以來一直都是這樣的…》照片之一

這是舞者吳素君的舞作《自從盤古開天以來一直都是這樣的…》(1977),舞者(前)為何惠楨。照片的攝影家趙傳安,曾出版《振翅.趙傳安》攝影集,曾為《中華日報》攝影記者。

資料總筆數: 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