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 名稱 | 摘要 |
---|---|---|
![]() |
《狂草》2005年秋季公演節目單 |
這是2005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狂草》首演節目單。收錄專文包括:《狂草》音樂家沈聖德和雲門文獻室主任陳品秀的〈音 紙 墨 流 光〉,國立故宮博物院研究助理盧宣妃的〈「奔雷墜石」與「輕如蟬翼」的召喚——寫在雲門「狂草」演出之前〉,藝術家蔣勳的〈純粹與極限的追尋——從衛夫人談起〉。 |
![]() |
《狂草》2005年秋季公演海報 |
這是2005年,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狂草》首演的海報。以《狂草》為主視覺。由劉振祥攝影、劉開設計。 |
![]() |
《狂草》2005年秋季公演傳單 |
這是2005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狂草》首演傳單。形式為單張三折。 |
![]() |
「波波玩律動」活動 |
這是2005年,雲門2「波波玩律動」活動,舞者陳麗雅等,帶嘉義協同幼稚園的小朋友玩身體律動。 |
![]() |
「波波玩律動」舞者趕搭火車 |
這是2005年,雲門2「波波玩律動」活動。舞者侯怡伶趕搭火車到嘉義,來不及更換戲服。 |
![]() |
2005年雲門2《波波歷險記——人魚的願望》海報 |
這是2005年,雲門2演出《波波歷險記——人魚的願望》的海報。 |
![]() |
《波波歷險記──人魚的願望》2005年雲門2節目單 |
這是2005年,雲門2演出的節目單,演出舞作為編舞家布拉瑞揚的《波波歷險記──人魚的願望》。 |
![]() |
《波波歷險記——人魚的願望》照片之二 |
這是編舞家布拉瑞揚的舞作《波波歷險記——人魚的願望》(2005)。照片的攝影家林敬原,《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任《台灣日報》攝影主任。 |
![]() |
《波波歷險記——人魚的願望》照片之三 |
這是編舞家布拉瑞揚的舞作《波波歷險記——人魚的願望》(2005)。照片的攝影家林敬原,《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任《台灣日報》攝影主任。 |
![]() |
《波波歷險記——人魚的願望》照片之一 |
這是編舞家布拉瑞揚的舞作《波波歷險記——人魚的願望》(2005)。舞者(左起)為葉文榜、陳麗雅、王元俐、林筱倩、葉博聖。照片的攝影家林敬原,《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任《台灣日報》攝影主任。 |
![]() |
《波波歷險記──人魚的願望》繪本 |
這是2005年,雲門2製作、劉瑞琪繪圖的《波波歷險記──人魚的願望》繪本。 |
![]() |
雲門戶外演出的觀眾之七 |
這是2005年,雲門在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廣場戶外演出遭遇大雨,觀眾仍熱情支持。照片的攝影家林敬原,《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任《台灣日報》攝影主任。 |
![]() |
雲門戶外演出的義工之四 |
這是2005年,雲門在台北兩廳院藝文廣場戶外演出,義工協助刷洗觀眾席走道。照片的攝影家林敬原,《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任《台灣日報》攝影主任。 |
![]() |
雲門台北戶外演出搭台 |
這是2005年,在台北兩廳院藝文廣場準備搭台演出。照片的攝影家林敬原,《表演藝術》雜誌特約攝影,曾任《台灣日報》攝影主任。 |
![]() |
雲門金門戶外演出貨運 |
這是2005年,雲門跨海至金門戶外演出,吊運裝了舞台設備的貨櫃。 |
![]() |
雲門戶外演出的觀眾之六 |
這是2005年,雲門首度跨海至金門戶外演出。照片的攝影家張原禎,擅長生態攝影,多次紀錄雲門戶外活動。 |
![]() |
《紅樓夢》2005年雲門戶外演出扇形節目單 |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紅樓夢》(1983)2005年戶外公演的節目單。這是由國泰金控贊助雲門戶外演出第十年的節目單。 |
![]() |
「契可夫國際劇場藝術節」邀請到來自台灣的舞蹈團體「雲門舞集」,演出「水月」 |
這是2005年,雲門首度赴俄國契可夫國際劇場藝術節(Chekhov International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水月》(Moon Water, 1998),舞評家Oliga Galakova在俄國《商人報》(Kommersant)發表的文章中譯。文中表示,歐洲人做不出像《水月》這樣的作品,但只有歐洲人才能體會這樣的藝術。原文見〈Cцену 3алила вода〉。 |
![]() |
阿迪庫斯劇場裡的稻田 |
這是2005年,雲門赴希臘參加雅典藝術節(Athens & Epidaurus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作品《流浪者之歌》(1994),記者Natali Xatziantoniou發表在雅典《自由言論報》(Eleftherotipia)的舞評中譯。作者認為此舞表現了東方的時間哲學,是極少數符合今年希臘藝術節的「富教育意義」角色的範例,並讚許僧人及舞者展現「驚人的自我掌控能力和靈性」。原文見〈Στους ορυζώνες του Ηρωδεíου〉。本文英譯見“At the rice fields of Herodion”。 |
![]() |
At the rice fields of Herodion |
這是2005年,雲門赴希臘參加雅典藝術節(Athens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作品《流浪者之歌》(Songs of the Wanderers, 1994),記者Natali Xatziantoniou發表在雅典《自由言論報》(Eleftherotipia)的舞評英譯。作者認為此舞表現了東方的時間哲學,是極少數符合今年希臘藝術節的「富教育意義」角色的範例,並讚許僧人及舞者展現「驚人的自我掌控能力和靈性」。原文見〈Στους ορυζώνες του Ηρωδεíου〉。本文中譯見〈阿迪庫斯劇場裡的稻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