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名稱 摘要
《焚松》照片之四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焚松》(1999)。舞者為李靜君。照片的攝影家謝安,出身日本早稻田大學,擅長表演藝術攝影,多次受邀於國內外發表綜合媒材作品。

《焚松》節目單

這是1999年、千禧年特別公演,演出編舞家林懷民作品《焚松》首演的節目單。收錄文章包括美國北伊利諾州大學校長講座教授黃國鐄的〈通往永恆之路〉、烏金‧都佳‧仁波切口述、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賴聲川整理的〈關於藏傳佛法中的音樂與唱誦〉、王亞玲的〈擁抱世界的雲門舞集〉。

《牆》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舞作《牆》(2009)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家為LOKI TSAI。

《牆》照片之二

這是編舞家鄭宗龍舞作《牆》(2009)的照片。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牆》舞作影片

這是2011年,編舞家鄭宗龍的舞作《牆》(2009)在台北城市舞台演出的影片精華版,長度為1分40秒。

《牛犁歌》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牛犁歌》(1991)。舞者(左起)為曹桂興、張慈妤、蕭賀文、鄧桂複、陳學禮、湯力中、王守娟、余承婕。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牛犁歌》照片之三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牛犁歌》(1991)。演出人為民俗藝師陳學禮(中拉琴者)與團員。照片的攝影家鄧玉麟,早年曾為雲門舞者,後轉為教職,長年拍攝台灣表演藝術。

《牛犁歌》照片之二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牛犁歌》(1991)。演出人為民俗藝師陳學禮(中拉琴者)與團員。照片的攝影家鄧玉麟,早年曾為雲門舞者,後轉為教職,長年拍攝台灣表演藝術。

《狂草》2005年秋季公演傳單

這是2005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狂草》首演傳單。形式為單張三折。

《狂草》2005年秋季公演海報

這是2005年,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狂草》首演的海報。以《狂草》為主視覺。由劉振祥攝影、劉開設計。

《狂草》2005年秋季公演節目單

這是2005年,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狂草》首演節目單。收錄專文包括:《狂草》音樂家沈聖德和雲門文獻室主任陳品秀的〈音 紙 墨 流 光〉,國立故宮博物院研究助理盧宣妃的〈「奔雷墜石」與「輕如蟬翼」的召喚——寫在雲門「狂草」演出之前〉,藝術家蔣勳的〈純粹與極限的追尋——從衛夫人談起〉。

《狂草》2007年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傳單

這是2007年,雲門赴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Sadler's Wells Theatre),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狂草》(Wild Cursive, 2005)的傳單。形式為單張對折。

《狂草》2007年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海報

這是2007年,雲門赴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Sadler's Well Theatre)演出《狂草》(Wild Cursive, 2005)的海報。以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狂草》為主視覺。由劉振祥攝影。

《狂草》2007年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節目單

這是2007年,雲門赴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Sadler's Wells Theatre),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狂草》(Wild Cursive, 2005)的節目單。

《狂草》2007年紐約下一波藝術節傳單

這是2007年,雲門赴紐約下一波藝術節(Next Wave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狂草》(Wild Cursive, 2005)的傳單。形式為單張三折左右對開。

《狂草》2007年紐約下一波藝術節節目單

這是2007年,雲門赴紐約下一波藝術節(Next Wave Festival),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狂草》(Wild Cursive, 2005)的節目單。

《狂草》2007年聖保羅阿爾法劇院節目單

這是2007年,雲門赴巴西聖保羅阿爾法劇院(Teatro Alfa),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狂草》(Wild Cursive, 2005)的節目單。

《狂草》2007年雪梨歌劇院傳單

這是2007年,雲門赴雪梨歌劇院(Syndey Opera House),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狂草》(Wild Cursive, 2005)的傳單。形式為單張對折。

《狂草》2007年雪梨歌劇院節目單

這是2007年,雲門赴雪梨歌劇院(Syndey Opera House),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狂草》(Wild Cursive, 2005)的節目單。

《狂草》照片之一

這是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狂草》(2005)的照片。舞者(左起)蘇依屏、王立翔、沈怡彣。照片的攝影家劉振祥,「自立報系」攝影記者出身,擅長報導攝影和表演藝術攝影,1987年起為雲門拍攝照片。

資料總筆數: 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