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 名稱 摘要
1979年秋季公演海報

這是1979年,雲門秋季公演的海報。以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女媧》(1979)為主視覺。舞者為原文秀。海報由董陽孜題字,謝春德攝影,霍榮齡設計。

1977年雲門春季公演傳單

這是1977年,雲門春季公演的傳單。演出舞碼皆由當時的雲門舞者編作,包括:杜碧桃的《流雲》、王雲幼的《手足》、吳秀蓮的《夜奔》、何惠楨的《普渡》、鄭淑姬的《晨嬉》和《披肩》、王連枝的《冥路》、吳素君的《自從盤古開天以來一直都是這樣…》。傳單形式為單張單面。

1976年首次赴日公演海報

這是1976年,雲門首次赴日,與郭小莊同赴東京與京都演出的海報。以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寒食》(1974)為主視覺。舞者為林懷民。由郭英聲攝影。

1976年雲門冬季公演節目單

這是1976年,雲門冬季公演「崑曲與雲門」的節目單。演出崑曲與舞作包括:崑曲《思凡》、《夜奔》、《鍾馗嫁妹》,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奇冤報》(1975)、《烏龍院》(1973)、《寒食》(1974)、《白蛇傳》(1975)。節目單收錄戲劇學者俞大綱的專文〈新舞劇向歷史求證〉。

1975年雲門秋季公演節目單

這是1975年雲門秋季公演的節目單。演出舞作包括:編舞家林懷民的《風景》(1971)、《奇冤報》(1974)、《寒食》(1974)、《白蛇傳》(1975),和首度搬演的《髮樹》、《淨夜》、《現象》;以及雲門舞者鄭淑姬的《待嫁娘》(1974)。收錄的專文有:作曲家賴德和的〈寫在《眾妙》演出之前〉、雕塑大師楊英風的〈在《許仙》所做的〉、藝文工作者劉蒼芝的〈許仙凝立的另一度時空──林懷民舞在那邊〉、作曲家溫隆信的〈關於現象Ⅱ〉。

1974年雲門秋季公演節目單

這是1974年,省立交響樂團主辦「中國現代樂府之六」雲門秋季公演的節目單。演出舞作包括編舞家林懷民的《風景》(1973)、《奇冤報》、《盲》(1973)、《寒食》(1973)、《八家將》、《哪吒》、《閒情》(1973)、《烏龍院》(1973),以及舞者鄭淑姬的《待嫁娘》(1973),何惠楨的《變》,吳秀蓮的《夜》,編舞家林麗珍的《掀起你的蓋頭來》。

1973年雲門首演節目單

這是1973年,雲門舞集首次公演的節目單,演出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夏夜》、《秋思》、《烏龍院》、《夢蝶》、《閒情》、《盲》、《風景》(1971)、《眠》、《運行》等九齣作品。收錄專文包括:周平〈林懷民和他的雲門舞集〉、趙克露〈如是我舞——側寫雲門舞集〉。內附英文節目簡介。

1973年雲門舞集的第一張海報

這是1973年,雲門創團首演的海報,以編舞家林懷民的舞作《盲》(1975)為主視覺。由郭英聲攝影,凌明聲設計。

1973年雲門舞集海報

這是1973年雲門的形象海報,以雲門舞者為主視覺。由Michael Quo(郭英聲)攝影,ECHO(黃永松)設計。

「雲門舞集X陶身体劇場」節目單

這是2019年,雲門與陶身体劇場「交換作」的演出節目單。收錄文章包括雲門舞團經理黃晴怡〈鄭宗龍 陶冶 話交換作〉、資深舞蹈評論家盧健英〈面對奇才,我願意趴在地上給他們走過去〉。

「雲門舞集X陶身体劇場」海報

這是2019年,雲門與陶身体劇場於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交換作」首演的海報,以編舞家林懷民、鄭宗龍與陶冶三人的臉為主視覺。由劉振祥攝影,林巧若設計。

「雲門舞集X陶身体劇場」傳單

這是2019年,雲門與陶身体劇場「交換作」首演的傳單。形式為單張雙面對折。

「雲門舞集」將赴歐公演

這是1979年,《中央日報》記者嵇若希的報導,收錄於「1981年雲門夏季公演節目單」。文中記述雲門將於九月初前往歐洲,展開為期九十天的巡迴,作七個國家共七十三場的演出。本次赴歐演出的舞碼包括:《寒食》(1973)、《奇冤報》(1974)、《待嫁娘》(1974)、《白蛇傳》(1975)、《長鞭》(1977)、《渡海》(1978)和《星宿》(1979)。

「雲門在德國碧娜.鮑許舞蹈節」巡演短片

這是2008年,雲門參加碧娜.鮑許藝術節,委託後視野傳播製作的短片,長度為2分55秒。這是雲門第三度參加碧娜.鮑許藝術節,分別在杜塞朵夫(Dusseldorf)、烏帕塔(Wuppertal)和艾森(Essen)三個城市,演出《松煙》選粹、《風.影》和雲門舞者黃珮華擔綱的《水月》獨舞等三個作品。這也是全本《風.影》的海外首演。

「雲門2 十年回顧影片」

這是2009年,由雲門委託後視野傳播製作,雲門2創團十週年的紀錄短片,於台北新舞臺「春鬥2009」首演前播出,長度為14分26秒。內容記錄雲門2從1999年至2009年間,創團十年來的回顧。

「醫院裡的春天」演出活動

這是2008年,「醫院裡的春天」系列演出在醫院大廳舉行,撫慰病友和家屬。圖為舞者余建宏在台大醫院大廳演出。

「行草三部曲」2009年秋季公演節目單

這是2009年,雲門秋季公演,為編舞家林懷民的系列舞作「行草三部曲」在台灣首次連篇演出的節目單。收錄專文包括:美學家蔣勳的〈書法雲門:與身體對話〉,舞評家安德.魏瑟曼的〈書家的筆觸觸——林懷民舞作《行草》在德國威瑪國家劇院上演〉、約翰.史密特的〈身體書法之美〉、黛博拉.喬威特的〈空中書寫:狂草——有時,慢步更快〉,以及李玉玲的〈一拳一腳打出獨特的酷——雲門舞蹈教室的少年俠客〉和〈她們的奮鬥、喜悅與驕傲——雲門的媽媽舞者〉。

「行草三部曲」2009年秋季公演海報

這是2009年,雲門秋季公演「行草三部曲」的海報。以編舞家林懷民舞作《狂草》(2005)為主視覺。由劉振祥攝影,劉開工作室設計。

「行草三部曲」2009年秋季公演傳單

這是2009年,雲門秋季公演,編舞家林懷民的書法系列舞作「行草三部曲」在台灣首次連篇演出的傳單。形式為單張四折。

「行草三部曲」2006年香港藝術節節目單

這是2006年,雲門赴香港藝術節(Hong Kong Arts Festival),編舞家林懷民的系列舞作「行草三部曲」世界首演的節目單。內含《行草》(2001)、《松煙》(2003)、《狂草》(2005)的演出資料。內容為中、英對照。

資料總筆數: 1365